新华日报财经讯 六维力传感器,这个听起来晦涩的专业术语,正因人形机器人的兴起,成为资本角逐的新战场。近日,A股上市公司九鼎投资(600053.SH)发布公告,宣布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这家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创办的企业,是国内率先突破六维力传感器多项技术壁垒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资本在新兴赛道的重点押注对象。


南航教授创业掘金新兴市场
在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机械仿生的壁虎展品很醒目。

这一展品与南京神源生主打产品六维力传感器的诞生紧密相关。六维力传感器,恰恰就源于一场仿生学研究的意外收获。
六维力传感器被誉为机器人领域的“触觉神经”,能同时测量三维空间中的三个力(Fx、Fy、Fz)和三个力矩(Mx、My、Mz),其技术壁垒被业内形容为“一维力传感器的六次方”,需要解决材料、工艺和算法三道门槛。
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所所长戴振东教授在研究仿生壁虎时,需要精确测量壁虎攀爬时的接触力。当时国内尚无相关测量设备,只有美国ATI等少数国外企业能生产六维力传感器。
“没有人做,就我们自己做。”2012年戴振东教授注册公司组建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却无意中叩开了力觉控制感知的关键技术大门。
一位技术负责人剖析,技术复杂性使得六维力传感器长期被国外垄断,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经过13年研发积累,南京神源生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其产品量程覆盖从100克到100吨的广泛范围,产品精度最高可达0.2%FS,与国际龙头ATI相当,但价格更具优势。同样量程和精度,ATI传感器5-6万元一台,神源生同类产品市场报价仅在2-3万元左右。其价格优势主要来自关税减免和本土生产成本控制。
多年来,六维力传感器一直不温不火,为了让更多客户认知这一产品,南京神源生还专门在企业展厅搭建了一个使用场景,即一台机械臂的末端安装上六维力传感器,对一台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吉他进行打磨,必须确保力控的准确与精度,吉他才能展现应有的弧度,发出预想的音色。
资本看好新兴产业前景
预测显示,人形机器人量产正进入倒计时,这一新兴产业的火爆为六维力传感器带来了全新应用场景。通常来看,每个人形机器人需要4个六维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手腕和脚踝部位,用于实现力控抓取和动态平衡功能。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采购开启后,前期有几十个厂家递交材料,最新消息显示仅两家入围,南京神源生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市场研究机构MIR睿工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大增1100%。
这对于有着灵敏商业嗅觉的私募资金来说,是个相当好的投资标的。九鼎投资此次收购分为两步:先以1.13亿元收购神源生37.7196%股权,再增资1亿元获得增资后25%股权。交易完成后,九鼎投资持有神源生53.2897%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根据公告,目前神源生仍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208.8万元,净亏损573.49万元;2025年1-4月营收仅16.38万元,净亏损279.54万元。
对于外界质疑,九鼎投资表示看重的是技术壁垒和未来市场前景。在公告中,九鼎投资明确表示,本次交易是“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举措。
市场对这起并购反应热烈。公告后,九鼎投资股票三天拉出两个涨停板,截至发稿前8月19日收盘报18.97元/股,显示市场对六维力传感器前景的认可。
多元化赛道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据MIR睿工业报告,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中,国产厂商份额已从2020年的19%跃升至57.8%。通过关键场景应用,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不局限于人形机器人,南京神源生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打磨、医疗康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南京神源生展厅内,记者踩上了一个长方形的步行通道,由十多块400×400mm的正方形测力台拼接而成,每个测力台即一个六维力传感器,用于医疗中检测和康复训练,比如儿童的发育情况以及老人帕金森的预测,在潜伏阶段,依然可以通过人的步态数据的对比,精准识别潜在的疾病和隐患,也可以用于脑瘫、脑卒中等病人的康复训练。据悉,该产品已经实现了市场销售。
回归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其行走奔跑过程中,虽然机器人脚掌的设计模仿人脚,但步态和受力点完全不同,需要在脚腕处加上六维力传感器,动态调节控制行走的力,来保持步速和稳定。
采访中,记者获悉,南京神源生计划自己开设加工厂降低成本,以扩大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应用。同时,公司正在研发指关节大小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用于灵巧手操作,未来可应用于水果采摘、物体捡拾等场景。
据悉,在高端制造、医疗康复、航空航天等领域,国产六维力传感器正持续替代进口产品。以坤维科技、蓝点触控、宇立仪器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正在逐步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这条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栏目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