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江苏新一批支教教师陆续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他们即将奔赴新疆、青海、陕西等地,与前期已在支教的教师携手续写跨越山海的“教育接力”。
南京:首次整体轮换!新学期,35名教师赴陕支教
在南京市“组团式”援陕校长教师交接交流会上,首批援陕团队分享了支教经验,第二批35名援陕校长教师接过“接力棒”,即将启程前往陕西商洛,开启为期1年半至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此次轮换是“组团式”援陕工作启动以来的首次整体轮换,标志着南京对商洛的教育帮扶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为推进东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8月,南京市启动了第一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陕工作。根据省、市组织部门通知要求,2025年8月选派校长教师轮换开展支教工作。相关区和市直属学校选派了10名校领导、10名中层管理人员、15名专任教师分别赴陕西省商洛市的丹凤、镇安、山阳、商南、柞水5个县的高中、职教中心开展帮扶工作。每所高中援派4人,每所职教中心援派3人。校领导援派期3年,到2028年7月结束;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援派期1年半,到2027年1月结束。
会上,首批援陕校长代表、南京市中华中学援派陕西省镇安中学的蔡欣校长,以及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援派陕西省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陈福东校长,分享了支教期间的实践经验。蔡欣介绍了通过举办“三生课堂”学术论坛、落实集体备课、晒课、听课等方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陈福东则聚焦职业教育帮扶,介绍了如何助力陕西省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的实践。
现场,第二批援陕支教团团长、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海富,中职校校长代表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黄飞作表态发言。“我们将带着南京教育的经验,更带着学习的心态,扎根商洛,做好‘传帮带’。”王海富的话道出了第二批团队的决心。
据了解,南京持续深化教育对口支援,除此次35人援陕团队外,目前还有65名教师在新疆支教,30名教师在陕西、青海开展对口协作支教,用教育力量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无锡:“68+44”,携手续写支教新篇
开学在即,新一批68名无锡支教教师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他们即将奔赴新疆、青海、陕西,与前期已在支教的44名教师携手续写无锡教育支教新篇章。

8月20日下午,无锡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无锡市支教教师出征仪式暨行前培训动员会。现场,新一批支教教师郑重接过队旗,他们将用行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讲述无锡教育动人故事,让知识火种在更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无论年龄几何,遇到有意义的事,就该心无旁骛地去做。而支教,正是这样一件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的事。”上一批支教教师代表以鲜活的案例和真挚的感悟,回顾艰辛而充实的支教生活。他们饱含热忱的讲述,不仅传递了宝贵的教学智慧,更诠释了对教育事业赤诚的初心与无悔的坚守。
支教事业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赛,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接续奋斗。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教师徐洪梅,也是此次延安市第一中学支教教师领队,她表示,赴延安支教,意义不止于教书育人,更是一次灵魂洗礼与精神寻根之旅。“我们将传承延安精神,将服务奉献融入日常;勇担教育振兴之责,以先进理念和开阔视野启迪学生;在实干中成长,做师生挚友、家长贴心人;严守纪律、服从安排,确保健康往返,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教师耿雁冰,作为延安无锡实验学校支教教师领队,与同伴们奔赴延安参与创办延安无锡实验学校,他深感使命在肩:“面对建校办学中的各项挑战,我坚信,任何困难都抵不过坚定的信念和真诚的热爱。我将坚决服从安排,扎根奉献,尽快融入当地;潜心育人,尊重差异,激发孩子潜能;团结协作,虚心学习,与当地教师同仁紧密合作;严于律己,务实工作,搭建好无锡与延安的教育桥梁。”
作为一名延安无锡实验学校支教教师,无锡市江南中学教师高峰官坦言:“支教是我心怀已久的梦想,更是一份‘强国先强教’的社会责任。我将始终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无锡人民教师的形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积极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深厚友谊,潜心育人、严于律己,守望相助、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者。”
据介绍,无锡延安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9月将正式投入使用。该校由无锡领办,是延安无锡对口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重点事项。现场,爱心企业代表为新一批支教教师捐赠四季服装。

支教之路虽远,行则将至;教育之责虽重,做则必成。
多年来,江苏与新疆、青海、陕西等地携手书写了动人的教育协作篇章。一批批江苏支教教师带着知识与热忱,在天山脚下点燃求知火种,在青海湖畔浇灌梦想之花,在黄土高原播撒希望之苗。他们用坚守诠释初心,用奉献托举未来,让江苏教育的温度跨越千山万水,温暖着西部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这份绵延不断的山海情谊,正化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实力量,续写着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