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高淳东坝: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神照亮前行之路,梦想铸就辉煌未来。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正激励着广大企业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的壮丽篇章。在高淳区东坝街道,就有这样一群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以实际行动在技术攻坚、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争创一流。

2011年,陈友福放弃外地高管高薪返乡创办南京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面对原控股公司股权纠纷、疫情冲击、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挑战,他带领企业逆势突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24年产值达3.6亿元,带动150余人就业。作为东坝商会会长,他积极推动会员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开展以商招商补链强链,并在助学助困、抗疫、救灾等公益事业中彰显企业家担当。在产学合作方面,陈友福带领公司与高校保持紧密协作,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并与山东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多项技术开发合同。通过组织现场工艺参观、产品知识讲解等活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观察视角与学习建议,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企业家的使命。南京宝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杨莲龙毅然扛起这份使命。自2017年落户东坝以来,杨莲龙便率领公司团队,与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携手攻克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团队研发的BW-H1氧化镁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钢股份0.23毫米及以下薄规格高等级低温取向硅钢,且产品综合指标优于国外最高等级产品,一举攻克“卡脖子”难题,终结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公司于2024年成功入选江苏瞪羚企业名单。

在逐梦路上,东坝街道更不乏白手起家、破浪前行的奋斗者。2020年,唐小强扎根东坝创办江苏卓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在资金紧张、技术攻坚与市场开拓的多重压力下,他常与合伙人围绕“我们还能撑多久?”“我们还要不要继续?”的话题彻夜探讨出路,最终以“继续干!再苦再累再难也得继续!”的信念相互激励。为节省成本,他亲自与工人装卸千余袋货物,带领团队逐个破解研发、生产与销售难题。经过不断研发,对产品不断优化,2020年底营收达200万元;2021年增长至800万元;2022年营业额大幅攀升至2200万元,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迈入规上企业行列;2023年销售业绩继续上扬达到3200万元;2024年更是一路高歌猛进,销售额较上一年接近“翻一番”。凭借这股韧劲,企业成功跨过了创业死亡谷,并于2025年接连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与市级瞪羚企业。

在东坝,像陈友福、杨莲龙、唐小强这样的企业家还有很多。他们以战略眼光锚定企业航向,以创新引擎突破技术藩篱,将绿色基因注入生产血脉,在结对帮扶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从智能工厂的创新实践,到田间地头的产业帮扶;从关键技术的攻坚突破,到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他们用商业智慧架设发展桥梁,既精耕细作书写企业成长答卷,又心怀家国绘就社会价值新篇,让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同频共振,他们用实干与担当,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奏响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通讯员:陶勤贤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