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85年前,《新华日报》向全国宣告:胜利展开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3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发新闻《我总攻正太同蒲平汉铁路 胜利展开百团大战》,首次公开使用“百团大战”一词,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伟大壮举,从此进入公众视野、响彻社会各界。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百团大战”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的负责人秦茹介绍,战斗开始时,彭德怀和左权在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前方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况汇报,作战科科长王政柱汇报正太线等地参战部队有105个团,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补充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

首篇报道发出之后,《新华日报》华北版、重庆版又连续刊发了多篇百团大战的新闻,全方位报道前线战事和后方支前故事。

如1940年9月9日,新华日报重庆版二版刊发通讯《百团大战在华北》,文中写道:“我参加作战部队,有贺龙部主力、刘伯承部主力和聂荣臻部主力,共计一百零五个团。”“这次大战的行动,为我华北抗战以来,第一次积极主动的向敌进攻,整个战局的布置重点,是着重在七条大铁路线上,以及十五条主要公路干线上。主要任务是切断交通,破坏路基,相机打击当前敌人,克复重要据点城市车站,以求达到吸引消耗与削弱敌人,使其力量不能集中而愈加分散。”

“民众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194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重庆版头版刊发社论《华北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文中谈及,我华北军民的困难,比其他地区,比大后方,是要大得多,但这些困难,都被他们冲破了。抗战中的主要问题,如兵员补充、粮秣给养等等都有了正确的解决。依赖什么?主要是依赖当地的民众。

百团大捷激励后方同胞。《新华日报》重庆版陆续刊发后方支前的新闻,如《一群流浪青年捐款慰劳X路军》《工人纷纷捐款慰劳x路军》《本报全体职工捐款慰劳百团大战将士并祝创造更大的胜利》《周钰生捐款慰劳X路军》,报道了流浪青年捐出一年积蓄127.57元法币;南洋归国工人余统东捐100元;靠小生意维生的老人周钰生亲送10元慰劳将士;重庆某书店职员募集180元,称胜利“粉碎了敌寇分化诱降阴谋”;《新华日报》全体职工(含家属)发起募捐,筹集274.31元,信中直言“你们的胜利是民族战争胜利的重要部分”。

《新华日报》通过刊载捐款明细、慰问信件及电文内容,既见证了全民抗战的凝聚力,也以媒介力量强化了“军民一体”的抗战共识,成为连接前线与后方的重要纽带。

忆烽火,英雄正气浩然长存;传薪火,奋斗号角嘹亮不息。

百团大战纪念馆负责人秦茹说,《新华日报》一直以来坚持发动民众声援前线,百团大战纪念馆馆藏实物也印证了这段历史。1940年9月9日《新华日报》刊发社论《购报赠送前方将士》,呼吁读者中秋集资赠报,并特别指出“报纸,是前方将士看得比什么都要珍贵的一种物品。”报社自身也做出表率,购报劳军者“对折收费”,与民众的捐款、声援共同构成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

(文中图片来源于百团大战纪念馆)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