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评论》22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在2023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数量超过了美国,并在次年扩大了领先优势。这一趋势凸显了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却在逐渐退出这一领域。

文章指出,《日经新闻》分析了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国际研究文献数据库中约65万篇以“气候变化”为关键词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时间跨度从1992年至2024年。
文章说,2023年,中国研究机构发表了约1.4万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而美国机构的论文数量为1.3万篇。2024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当年全球发表的7.7万篇气候相关论文中,中国贡献了约1.7万篇,而美国的论文数量仅为1.4万篇左右。

与此同时,2024年,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活跃的10家机构中,中国占据了8席。中国科学院以约4000篇论文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大学。
文章表示,中国气候变化研究论文在其他文献中的引用次数也在显著增加——这是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从2004年到2024年,每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00篇论文中,中国在2022年超越美国,占据了领先地位。

文章援引东京大学教授兼气候变化专家江森清太的观点指出,中国的研究能力在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其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将持续扩大。
文章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低碳转型。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等部门的数据,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比高达55%,其中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份额显著增长。2023年,中国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在全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达到50%。
文章说,与此同时,美国正在逐渐放弃其作为气候变化研究主要贡献者的角色。特朗普政府力推的2026财年预算法案将大幅削减从事该领域研究机构的经费。美国政府还禁止其专家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工作,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