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夜经济“双向奔赴”江苏盐城28万游客用脚步为惠民政策“投票”

8月21日20时,市博物馆内灯光璀璨,市民张先生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昆虫展,“白天忙没时间,晚上带孩子来看昆虫展,长知识也凉快”,他的选择正是当下越来越多市民夜间走进公共文化场馆的缩影。如今,盐城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延时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与充电学习的新去处,更以有温度的文化服务变革,为城市精神生活“加餐”,彰显出现代都市的精神地标魅力。

今年,盐城市6部门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推动文博场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联合出台《推动市直文博场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文博场馆打造精品展陈、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加强优质公共文化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记者采访发现,这项举措不仅仅是把白天展览拉长几小时,而是通过整合优质馆藏资源、创新展陈方式、开发夜游项目,打造沉浸式游览、情景演艺等多元化场景,丰富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暑假期间,新四军纪念馆、中国海盐博物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图书馆等15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延时开放。面对观展热潮,全市推出120余项展览、研学、夜游等活动,其中精品展览16个;开展“铁军夜校”“夜韵盐博”“盐引疑云沉浸游”“淮博有戏”“非遗幻夜·文脉寻踪——东博暑期奇妙夜”等主题夜游活动34个;开发“N+系列”“盐系列”“馆藏系列”等文创,新四军主题毛绒玩具、“博物馆小青罐”成为爆款,将文化以更灵活的姿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滋养”。

延时开放,更要丰富内容。比如,新四军纪念馆创新打造的“铁军夜校”以“星空思政课”为载体,构建“多维感知、知行合一”的教学体系,不仅成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架起了家庭共学红色文化的桥梁。暑期已开展5期,孩子们在沉浸体验中“读懂了课本外的鲜活历史”。

中国海盐博物馆推出“登月”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活动,借助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为观众带来极具震撼感的文化体验;市博物馆在“马王堆汉代文物精品展”后,接续策划“张大千·齐白石绘画作品特展”“博物馆奇妙夜”亲子游等活动,并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1时。据市博物馆馆长朱海燕介绍:“截至8月20日,暑期共接待观众28.7万人次,同比增长15%;人气火爆带动文创消费,沉浸展览、文创衍生等各类消费达28.3万元。”此外,该馆第四届汉服文化月活动已于8月23日启动,将持续至国庆期间。

市美术馆以“苏超联赛直播+艺术市集”“毕加索特展+创意美育”“猫咪主题展”等跨界融合模式,精准吸引亲子家庭、青年群体参与,暑期研学活动报名人数同比增长65%,有效激活夜间文旅消费;江苏淮剧博物馆在延时开放基础上增加“淮博有戏”演艺,暑期累计开展活动53场次,让传统戏曲焕发新活力;市图书馆城市书房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3时,晚间常态化开展图书分享、24小时有声图书馆等夜间“悦读”活动,为市民打造静谧的文化休憩空间。

文化场馆的灯光是照亮城市文明程度的镜子。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群众期待为导向,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的供给能力、持续优化开放服务、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推动实现文化场馆全民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刘言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