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李福贵带46名老人旅游,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

近日,河南乡村博主李福贵带着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到郑州旅游。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从未走出村庄,出发那天,很多老人“打扮得比结婚那天还齐整”。这一趟,李福贵花了2万多块钱,费用来自她做自媒体赚的钱。视频一经发布,获得超800万网友点赞。

这份善意的底色,藏在李福贵“向阳而生”的人生里。父母均患智力障碍,爷爷年事已高,奶奶去世后,她靠走街串巷卖货扛起一家四口的生计。出身平凡、遭遇坎坷,她却始终像向日葵般追逐阳光,用双手勤恳生活。“生活很苦,笑容很甜”,网友们从她的故事里读到了乐观、坚韧与勇气,也正是这份从苦难中生长出的赤诚,让她的镜头有了直抵人心的温暖。

透过李福贵的镜头,我们得以看见一隅真实又温情的乡土中国。“打豆腐的来了”——她开着小货车跑村吆喝,车上的豆腐、点心、小百货,大多卖给了大山里辛勤劳作的老人。她帮老人晒麦子、量血压,为老人拍照片,如今又带老人走出大山;而老人们就算不买东西,也会关心她吃没吃饭,非要留她吃口热饭……没有滤镜美化,没有脚本包装,视频里满是乡间地头的烟火气,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常来常往。这些乡土中国最真实的日常,触动了网友的心弦。

反观当下,乡村题材短视频走红,不少人涌入乡村博主赛道,乱象也随之滋生:有人带着滤镜表演“乡土生活”收割流量,有人在镜头前“摆拍卖惨”消费苦难,还有人借“助农”之名卖假货坑害消费者……这些跑偏的流量无疑是在透支人们对农村的关注,被网友直指“信任被辜负”。而李福贵的视频恰如一扇清澈的窗口,既让我们窥见乡土中国最本真的模样,也唤醒了每个人内心对乡土的思念、对老人的孝心,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与守护。

李福贵的走红告诉我们:真诚善良是永远的必杀技,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回归乡土生活,做好真实的记录与传播,才能还原乡村的真善美。“这是属于那些山里老人的,流量也是他们带给我的。我只是中间的一个媒介,让他们的情感被看见,让他们的善良被看见。”李福贵的话简单却真挚,道尽了回报乡梓的心意。更可贵的是,说到做到,做好流量反哺,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老人出去旅游,为留守老人们做点什么,将流量转化为滋养乡村的力量。像李福贵这样,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烟火,让流量承载温暖的善意,用微弱的光点亮他人生活,这样的流量才能感染更多人,惠及更多人。

(杨丽)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