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青年学子助力城砖“归仓”,让千年城墙“活”在当下

今年暑假,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颗粒归仓·守护城墙”实践团的同学们穿梭在南京城,深入社区、走上街头,探寻散落的城砖线索,用脚步丈量明城墙的历史轨迹,用专业知识唤醒市民的文化记忆。

在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实践团先后到南京城墙博物馆、台城花园社区、大光路80号院、光华门城堡遗址公园等地开展问卷调查和城砖线索征集。实践团负责人周鑫同学介绍:“我们回收了近150份有效问卷,覆盖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帮助我们了解市民对南京城墙和‘颗粒归仓’项目的认知度。”调查发现,大多数年长居民对南京城墙有较多了解,但对“颗粒归仓”项目知之甚少,这也为后续宣传工作提供了方向。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颗粒归仓”项目,传播南京城墙文化,实践团在明故宫遗址公园开展特别宣传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普宣传、砖文拓印、故事收集和问卷调研四个区域,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也加入宣传队伍,和同学们一起讲解城墙保护知识。“城墙为什么不是直线?”“现在还能在城墙上完整地走一圈吗?”,这些有趣的问题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同学们结合手机存储的城墙照片和资料,用通俗语言为大家解答。他们为小朋友讲城墙历史小故事,为游客推荐游览路线,为居民分享“城墙保护小行动”,并邀请外国友人体验拓印技艺,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整个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累计收集到多条散落城砖的线索,并记录下市民对城墙保护的建议。在大光路80号院,实践团们遇到一位热心居民主动提供城砖线索,同学们随即联系到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经过专业鉴定后城砖顺利被回收入库。“高校学生参与城墙保护活动,不仅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也创新了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学术研究部主任赵梦薇说。

据了解,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借助专业优势,已经开展了大量南京城墙文化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人文学院将继续践行好学校的“南京化体系”战略,组织更多学生参与到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京、爱上南京。(通讯员:童明明 刘鹏)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