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码街镇”③| “三新”雪堰,破立攀高

太湖烟波浩渺,焦山静卧碧水。湖湾雪堰,依山傍水。

千年雪堰镇,一段孝子泪融坚冰、感动神女降雪成桥的传说,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基因。当新时代的浪潮涌至江南水乡,这座古镇并未沉湎于往昔荣光,而是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奏响了激越的振兴乐章。

产业焕新,以智谋远,重塑产业脊梁;农业更新,数字“下乡”,唤醒田野潜能;农村出新,村民共富,书写幸福注脚。“三新”雪堰,奏响湖湾新曲,谱写着属于雪堰的独特“山居新赋”。

产业筋骨重塑,沿着“智造”轨道加速

塔吊如林,机械轰鸣,焊花飞溅。走进江苏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现场,一股产业跃升的澎湃力量扑面而来。

总投资超3亿元的钢筋铁骨,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为雪堰镇锻造全新的产业脊梁。“1号、7号车间基础浇筑完成,砌筑条基紧锣密鼓,365天工期倒排,明年6月竣工、年底投产的目标清晰可见。”江苏武蕾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正东站在繁忙的工地上,言语中透着急切与信心,“园区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剑指5亿元,税收贡献约1500万元。”这绝非孤立个案,而是雪堰镇“项目为王、双进提速”战略的生动缩影。

目光掠过武蕾的工地围墙,雪堰产业升级的版图正加速延展。作为区级重点项目的江苏恒鑫润翔机电项目,主体结构已然封顶,22.5亩新增土地上即将安装197台(套)先进设备与4条自动化流水线;招引落地的铁川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已完成注册,蓄势待发。一组数据印证着雪堰的“进击”姿态:2025年上半年,全镇累计招引入库区重点项目16个,位居全区前列,其中招引3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一条聚焦新能源、智能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产业链,正日益清晰地勾勒出雪堰未来的产业轮廓。

支撑这铿锵步伐的,是雪堰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硬核服务。“我们经发部门的核心任务,就是围绕‘双进’目标,当好项目全程的‘护航员’和企业的‘贴心人’。”雪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黄超介绍道。专班化运作、全流程跟踪,精准匹配存量闲置资源,及时疏通项目从落地开建到竣工投产的“堵点”“难点”,只为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与此同时,一场更深层次的“智变”也在悄然发生:大力推动装备智能化改造,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行动,着力建设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古老的“制造”基因,正在智能化浪潮的淬炼下,向着更高能级的“智造”跃迁,为新质生产力积蓄磅礴动能。

紧抓项目不放松,坚持盘活存量与拓展增量并重,加快打造高标准园区载体和科创“孵化器”,雪堰镇极速奔跑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韧性的新征程……

数字“狂奔”乡野,土播营云端链通田埂

当智能制造的引擎在东部轰鸣,一场静水流深的数字革命,也在雪堰镇西部的城西回民村悄然绽放,为古老的田野注入青春活力。

走进“土播营数字农旅园”,欢笑声与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孩子们追逐着两只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兴奋溢于言表;年轻人在独具匠心的“溪边咖啡”——常州首家鱼鳞坝主题村咖里,悠闲品味着用水蜜桃调制的季节限定特饮;而在不远处的专业直播间内,新晋的村民主播们正对着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太湖醉蟹”、雅浦黄酒等本地特产。

31.8亩的核心区域,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开业仅三月余,已累计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在这里,千年的农耕文明与最前沿的数字浪潮、乡土风情与时尚体验,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我们的目标,是把‘土味’做出‘潮味’,让乡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微度假目的地。”土播营数字农旅园负责人徐田描绘着精心构建的农旅融合版图:以萌宠IP“土拨鼠乐园”牢牢吸引亲子家庭目光;用“田乐园”菜地认养模式,让久居樊笼的城市居民得以深度体验“晨兴理荒秽”的农耕乐趣;音乐露营地、“土播家”餐厅精准对接年轻群体的社交与味蕾需求。

雪堰更核心的驱动力,在于其“数字赋能”的内核。园区构建了“数字流量推广引擎+场景融合IP+播客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建成了数字电商运营中心、水蜜桃直播基地等关键平台,并成功引入腾讯微信视频号MCN、淘宝村播直播基地等头部资源。

通过“村民直播间+户外直播点”的立体布局,让村民经过与12所在常高校合作开展的“播客人才培养计划”赋能后,直接变身带货主播,将雪堰水蜜桃、梨等鲜果,以及各类加工品、餐饮衍生品,通过“云端货架”销往全国,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无缝高速链接。

城西回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吕建伟深切感受到变化:“过去游客来,摘个果子吃顿饭就走了,停留时间短。现在不一样了,土播营这些项目让大家愿意慢下来,坐下来享受风景,甚至住进民宿体验田园生活。”

深层次的价值更在于文化活化。土播营深度挖掘城西回民村的民族文化底蕴,将民族团结文化巧妙织入乡村旅游肌理。通过串联村史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节点,设计“民族文化研学游”路线,让游客在休闲游乐中自然感受“汉回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体验”。预计该项目将带动城西回民村年收入增长超300万元,沉睡的乡村资源被数字经济的钥匙彻底激活,田野与云端在此刻紧密相连,奏响了乡村“强、兴、富”的青春交响。

共享发展红利,共富路上的喜笑颜开

产业活水汩汩流淌,智造引擎与数字乡野释放的巨大动能,最终要汇入的,是每一位雪堰村民的幸福之河。发展的成果,正真真切切地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当土播营直播间里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当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新建项目释放出大量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需求,村民们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收入的增长,是共享发展的基础,但雪堰呈现的共富图景远不止于此。更令人欣喜的变化发生在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对家园建设的主动性上。腰包渐丰的村民们,开始主动谋划、自筹资金翻建农房。

一栋栋融合了灰瓦白墙、庭院深深的传统江南风韵,与智能家居、精品民宿标准的现代舒适智能新居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点缀在乡间。这不仅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和对未来信心的彰显。

共享的理念,更深入到村庄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在村集体的引导和村民的共议共决下,共享菜园让邻里在劳作中增进情谊;焕然一新的文化礼堂成为举办节庆、传承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核心阵地;由村民自发参与设计、维护的公共绿地和小品景观,让村庄环境更加宜居。每一块砖瓦的铺设,每一处景观的营造,都凝结着村民对家园的热爱与自豪。“游客不仅来玩,更愿意住下来深度体验我们的田园生活和文化,这份‘留得住’,就是对我们发展路径最生动、最有力的认可。”城西回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吕建伟的感慨,道出了共享发展带来的深层价值——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同频共振。

太湖的波光,千年不息,映照着雪堰镇的破茧蝶变。阖闾城的古老砖石静默无言,却仿佛聆听着智能车间里机械臂精准运转的节奏;孝子桥的传说代代相传,其精神内核却在“土播营”里村民自信的笑脸和共建家园的热忱中找到了新时代的回响。

雪堰镇深谙“破”与“立”的辩证法:以智造之“立”,破产业低效之困;以数字之“立”,破资源沉睡之局;以共享之“立”,破发展成果分配不均之忧。

当“智造筋骨”日益强健,“数字血脉”畅通无阻,“共享肌体”充满活力,一幅融合了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强镇兴村与富民惠民的现代“山居富春图”,正在太湖之滨的孝行热土上,气势恢宏地铺展开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镌刻下独具特色的“雪堰注脚”。这注脚里,有智能的精度、数字的速度,更有民生的温度与共享的厚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维庆

通讯员 李康 龚泳

责编:范玉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