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三省一市GDP总量突破16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攻关计划已实施三批共72项联合攻关项目,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约占全国一半;进出口总值达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4%……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紧围绕“四个统筹”和“五项任务”,巩固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放眼当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并肩“破浪”、共挑大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迈向更高层次,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今天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稳定器”“主引擎”作用不断凸显,成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长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以全国约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近六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分钟,你可以选择低空飞行航线,从江苏昆山直达上海杨浦;4小时车程,你可以在长三角解决一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供应……流动长三角、活跃增长极,251万人次,这是今年上半年长三角铁路日均发送旅客的数量。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切实肩负起了“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基础在“一体化”,关键在“高质量”。从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到赴上海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这片热土始终寄予厚望,指出“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今年,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挂牌成立,进一步发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基础优势,助推长三角大飞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以上海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为龙头、苏浙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支撑、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腹地的分工体系。
“携手同心促发展,一体推进创未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新时代新征程,并肩“破浪”前行,一任接着一任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必将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脉动”更加强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