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记者从江苏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5.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7%,同比增长24.2%;占各项贷款比重19.1%,较2023年末提升2.5个百分点。
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日趋多元。江苏银行机构先后落地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生态产品价值(VEP)抵质押贷款,推出碳表现、碳足迹挂钩贷款等特色产品,发放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开发适用于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成功发放“VEP生态修复贷”,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在项目上的创新实现。绿色金融支持方式持续丰富。南京银行发行全国首单符合《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境内主题绿色金融债券100亿元。此外,各银行机构主动为绿色金融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引导客户绿色发展。如江苏银行构建集团化可持续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涵盖50余项特色产品,配置专业化服务和差异化优惠。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江苏金融机构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供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支持力度,支持节能降碳产业贷款余额3325亿元,较年初增长21.2%;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6964亿元,较年初增长18%。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重点支持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项目和农光、渔光及光伏廊道建设、智能微电网等项目建设,上半年支持农村清洁能源项目75个、累放贷款157亿元。
此外,江苏加强政策体系、机制建设,推动专业能力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指导省银行业协会建立绿色金融评价复核及绿色银行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组织31家银行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评价,督促参评银行针对薄弱领域整改提升。主要银行机构通过优化考核激励、单列信贷计划、经济资本优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费用奖励、提高审批效率等方式倾斜资源配置。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下达绿色信贷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专项经营计划,优先满足信贷投放需求。
目前,辖内共有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中心、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中心等特色机构(部门)百余个。此外,银行机构也在落实差异信贷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动态评估客户风险,针对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定期动态更新,将分类管理结果作为评级、授信、评审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江苏银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和引导作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绿色贷款投放,积极发展转型金融,高质量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江苏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 通讯员 蔡友才 陈冬娟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