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浇地,得先扛着工具去老渠清淤,忙活大半天水还不一定能到地里。现在新渠修好了,泵站一启动,水就顺着渠流到田边,省心多了!”看着清澈的水流沿着崭新的矩形渠缓缓流淌,东坝街道红松村村民张大爷脸上满是笑容。
近日,为破解农业灌溉难题,保障粮食生产稳定,东坝街道红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翻水线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包括对途经三村的“命脉渠道”——松杨支渠杨家段进行全面重建以及在马家冲片区新增一座灌溉泵站,土渠改建矩形渠约2千米切实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松杨支渠作为三村共用的重要灌溉渠道,吴家至坛上村段全长1100余米,承担着三村数千亩耕地的灌溉供水任务。但由于建成时间久,渠道内壁破损严重、淤泥堆积,每逢灌溉季节,不仅需要村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淤泥,水流渗漏、输送缓慢的问题还常导致部分农田“等水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这条渠修好了,受益的是三个村的老百姓!”项目负责人表示,工程完工后,不仅彻底解决了松杨支渠“清淤难、输水慢、渗漏多”的问题,还将灌溉效率提升40%以上,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同时,此次红松村翻水线工程聚焦“实用、耐用、高效”原则,将马家冲片区原有狭窄的土渠全部改建为标准化矩形渠,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工艺,有效提升渠道防渗能力和输水效率;同时,在渠道源头新建一座大功率灌溉泵站,保障了红松村马家冲片区大片农田的水源。

下一步,红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对村内各项水利设施定期巡查,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为农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筑牢“水保障”。
通讯员:傅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