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学前教育新政今年秋季学期实施,为何先免大班的保育教育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那么,新政为何要先免保育教育费?我们请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谢志东为大家详细解释。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2年的64.5%跃升至2024年的91.8%。如今,国家先行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是对“幼有所育”承诺的深化升级,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国家财政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已从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坚定决心。

政策为何聚焦保育教育费而非全部费用?这源于对教育成本结构的精准把握。当前幼儿园收费项目主要包括执行政府指导价的保育教育费(简称保教费)、住宿费等常规项目,还有根据实际设立必要的代办服务性收费,如伙食费、延时服务费等。保教费作为“教育性收费”占家庭支出比例最高,免收保教费而不是全部费用,符合《学前教育法》“家庭合理负担”的原则,又通过免除占比最高的支出项实现减负效果最大化。

1988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出台后,“公办民办并举”政策全面推行,在幼儿入园高峰出现的那些年,民办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普惠化改革的大幕。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从2010年的1.7%跃升至2020年的5.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7%,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从“市场主导”向“公益普惠”的历史性转变。

选择大班先行的改革路径,蕴含着对教育规律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双重考量。幼儿园大班是最接近免费义务教育的阶段,更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优先免除大班保教费,有望吸引更多未入园的适龄儿童入读大班,进一步提高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同时,政策设计并不增加小班、中班的入园压力,避免突然免费三年可能引发的集中入园。

此次新政实施后,财政部明确要求补助资金必须及时拨付到园,严禁截留挪用,从制度上保障了幼儿园正常运转。新政不仅会令北京市约17万名孩子受益,而且通过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推动学前教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推进,从学前一年免费到三年全免费的蓝图正逐步清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算账】一年下来家庭可以减少多少支出?

北京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大班。新政实施前,每月需交900元保育教育费和每天25元的伙食费。新政实施后,这位家长每月只需交伙食费就可以了,一年下来能少支出8100元。

记者 张品秋

责编:吕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