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江苏再立潮头

江河湖海汇流处,潮声激荡。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

夏天/摄

立潮头,勇争先。在8月26日举行的“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场“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浪潮澎湃时,更多一往无前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发生。

破除壁垒 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舟大者任重,“挑大梁”折射出的使命感反映在全局之需中,也蕴含在一域实践里。

先观全局。为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江苏建立起全省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全省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组织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沈剑荣介绍,得益于市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高效联通,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南京陆港型、南通港口型物流枢纽入选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与此同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新进展,出台实施《江苏省数据条例》,构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度体系,获批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此基础上,江苏持续深化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推出取消省内101座船闸收费、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费等一系列惠企利民政策,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再看一域。发布会上,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仲小兵重点介绍全市纵深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相关情况。“我们聚焦工业经济引领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要素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实施千亿级产业攻坚、新质生产力培育等行动计划,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仲小兵表示,打通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后,宿迁还建强了一批开放融合发展的支点,大力推进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力打造“南通北联”的高铁网、“内畅外联”的公路网、“干支衔接”的水运网等。“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国省级改革试点359项,目前,已有303项改革经验获省级以上肯定推广。”

从全局到一域,江苏正为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以大省之进引领区域之进,培育壮大更多增长极。

激发潜力 做强国内大循环

眼下,盛夏将远,但发展的热潮仍在江苏大地持续升温。商圈人头攒动,夜市烟火升腾,“苏超”第二现场的呐喊声、碰杯声此起彼伏;南通齐克庞德电子生产车间,刚从德国采购的两台新型设备高速运转,一件件射频识别标签有序下线;盐泰锡常宜铁路宜兴段施工现场,首根桩基在西氿北岸轰鸣开钻,“轨道上的江苏”加速驶来……一个个鲜活场景,是江苏统筹抓好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坚定不移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多重挑战,江苏积极扩内需、抓项目、畅循环,不断增强发展韧性。“目前,500个省重大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232亿元。全省也在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设备更新投资约640亿元,助推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4%。”沈剑荣介绍,江苏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品销售额超1700亿元。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

而在江苏以更大力度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被摆在关键位置。据了解,今年1-7月,水电气热生产供应业领域民间投资在去年同期增长84.9%的高基数上,增速仍达到36.8%。“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依托江苏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今年以来已推介项目370多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沈剑荣说。

江苏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已然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江苏也以“无形的手”相护,推动民营企业这艘大船继续劈波斩浪。就在一个月前,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立法从保护公平竞争、强化平等对待、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设计制度,并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上拿出了力度温度兼具的条款。

除此之外,一系列举措协同发力,一流营商环境由此成型:连续五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1650万件、近两年连续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观摩活动中名列第一……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到多层次、立体式打造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正被持续激发。

对外开放 构筑“双向奔赴”新优势

作为开放排头兵,江苏始终坚持改革破题,从招引外资企业进驻发展加工贸易,到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形态不断崛起,已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而今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江苏如何稳住“外向型”基本盘?这场发布会释放了一个强信号:高水平开放仍是江苏的核心优势。

沈剑荣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继续稳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充分体现了江苏产业链的强吸引力。与此同时,开放的“广度”也在进一步拓展。江苏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达1.39万亿元,占全省外贸比重近五成。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重点项目落地,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枢纽项目一期投运,江苏中亚中心升级为国家级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指出,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江苏持续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功能,出台两批制度创新举措,累计形成450余项成果,支持南京、苏州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出口快速增长,利润再投资规模连续6年全国第一。

苏州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进一步释放平台潜能。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介绍,今年以来,苏州进出口总额达12959亿元,增长5.7%;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85.3%。全市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同比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首个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服务空间(AMO)落地苏州,成为“苏州制造”对接全球市场的新平台。

江苏的开放,不仅是规模扩大,更在于质效提升。倪海清表示,下一步江苏将从拓展多元市场、深化双向投资、推进制度创新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柏丽娟 张洁茹

责编:徐春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