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举行。会上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显示,江苏综合算力指数位于省级行政区第二。
算力是加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科技周刊》记者在江苏多地了解到,全省在算力发展上已实现多维突破:智算端,AI优化算力提效,加速新药研发与影视渲染;绿算端,盐城超算依托绿电、创新制冷降碳;巧算端,南京搭建调度平台,24万套算力灵活调配,多措并举助力江苏算力领跑。

智算:AI让1份算力当2份用,研发渲染全提速
三两句文字眨眼变身美图动画,是谁将你的奇思妙想逐一实现?手机拍照秒出大片,行车导航精准选定最佳路线,是谁在为你的假日保驾护航?是算力!
“算力即计算能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智能调度、优化算法等方式,让现有算力用得更省、更高效,相当于“把1份算力活出2份的效果”,实现算力的等效提升。
具体如何实现?8月26日,记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看到,超智融合算力平台系统正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智能应用计算解决方案。以SWBind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预测应用为例,在智能算力下能为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关键支持。
“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人体中如蛋白质、DNA、RNA等特别重要的“微观零件”,而想要看清这些“微观零件”则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实验室器材。通过SWBind国产生物医药大模型,研发者可以对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及小分子进行建模,并模拟其化学修饰,从而缩短药物发现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此外,通过精准预测个体化的蛋白质结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这项成果离不开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努力。这家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2024年,该公司联合百度螺旋桨团队及神威数智,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个AlphaFold3模型(谷歌开发的蛋白质预测模型)的全复现项目。复现后的模型在常规小分子配体、核酸分子(DNA和RNA)以及蛋白质的结构预测精度上,与AlphaFold3相差无几,模型置信度也符合标准,基于此,国产大模型SWBind得以诞生。
“从国产大模型SWBind的落地应用上,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推动了算力架构的优化。” 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乔梁进一步解释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算力需求大幅增长,要满足大模型对计算资源的高要求,提升单节点的计算性能变得尤为重要。该公司打造了元碁SuperPod128高密液冷智算集群,采用了自研的异构众核架构AI加速卡,结合高效液冷技术,构建出自主可控的高密智算底座。
“异构众核相当于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类似于城市里的交通路线,是普通道路、高架隧道和高速路的组合,建立了一套更立体化的计算逻辑,适合各种通用计算场景,满足人工智能计算效率的同时,也能支持高精度科学计算。”乔梁介绍说,“人工智能应用的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硬件系统设计功耗大幅度提升,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成为算力基础设施落地的关键问题,而高密液冷技术应用在智算领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模型API的日均调用量在2024年就突破了亿次级别。每一次用户与AI对话,都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相当于百万台普通电脑的计算能力。以电影特效渲染为例,在《流浪地球3》的后期制作中,单帧画面的渲染时间从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15分钟,背后是5000台GPU集群在持续工作。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算力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狂飙”。
绿算:“吃干榨净”沿海绿资源,算力全链低碳
在距离无锡200公里的盐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首个分中心盐城超算中心落户于此。凭借丰富的绿电资源和冷能利用潜力,这里的算力既绿色又低碳。

“我国的算力基础设施经历了传统数据中心、定制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三个时代,绿色低碳始终是算力发展的重要原则。”盐城超算中心副主任毛运航告诉记者,盐城已建成全国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发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盐城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可满足超200万标准机架供电需求。黄海新区当前光伏发电量达5.83亿千瓦时,可以支撑约2万个标准机架、30EFLOPS智算规模的建设。
同时,绿色算力也在反哺能源设施。盐城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方是石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棋盛表示,使用绿色算力的超级计算机能够精准预测风资源、优化风电场布局、评估发电量。目前,已经完成2000多个风资源项目的设计评估,带来更多的风力发电资源。
在具体的绿色技术应用上,盐城超算中心及相关算力集群也有不少创新实践。苏棋盛介绍,目前已在推广整机柜服务器、AI服务器、液冷服务器等高效IT设备,这些设备能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还在探索应用自然冷源电力模块、液冷等节能新技术,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不远处的盐南高新区,盐城绿色数据中心同样使用绿电。宽敞明亮的机房内,高大的黑色机柜整齐排列,服务器指示灯交替闪烁,片刻不息。“支撑这些数据运算的电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能源发电。”盐城绿色数据中心运维负责人介绍。
去年发布的《盐城市加快推进算力发展及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显示,要促进绿色算力发展。“计划里一方面统筹推进储能电站建设,另一方面引导沿海丰富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就近输送至算力中心,满足其用电需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让绿色电力的使用更可持续,盐城还推动本地新能源企业与算力中心签订长期绿电交易协议,在降低绿电使用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算力中心的绿电消费比例,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算力成本洼地。
此外,盐城还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推出了多项“算力+”绿色创新模式。在制冷环节,推出“算力+LNG冷能”模式,即把接收站储罐内的LNG经加压输送到换冷站,与低温介质完成换冷后,再将低温介质输送至算力中心,与空调换热器交换温度为机房供冷,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值。
而“算力+深海冷冻水”模式则引入深海低温水,与机房冷冻水换热带走热量,实现基本无电力制冷,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算力+海源热泵”模式利用自然水源作为中央空调制冷冷源,通过热泵机组冷却冷媒为建筑供冷,且海水作为冷却水使用时,无需传统冷却塔,可部分甚至全部取代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中的制冷机与锅炉。“我们就是把沿海绿色资源‘吃干榨净’,让绿色电力应用不断走向深入。”
巧算:24万套算力织就“大电网”,企业调用像“寄快递”
刚刚结束的在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南京市数据局与拉萨市数据局签署《城市算力网“结对子”合作协议》,将构建南京-成都-拉萨高速直连网络,实现南京市与拉萨市算力协同调度。

“算得早,不如算得巧,‘东数西算’就是算力的巧妙运用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说,本次大会发布的“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就如同全国性的“算力快递站”。依托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它能够把分散于全国各地的算力、数据以及模型,如同“包裹”一般在全国范围内灵活调配。
以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过程中难题重重,存在“算不了”(地方算力不足)、“算不好”(跨区域调度不畅)、“算不起”(成本高昂)等困境。刘韵洁表示,有了这个新平台后,企业调用算力变得极为便捷,就像用手机下单寄快递一样,哪里有需求,资源就能快速且划算地被调配到哪里。
据了解,该平台还实现了“全分布、全要素、全业务”调度。不论算力位于全国173个城市中的何处,不管是数据、模型还是网络资源,也不论应用场景是AI训练还是工业计算,都能通过此平台一站式统筹安排。目前,平台已成功接入24万多套算力资源,有效地将零散的“小电站”整合连接成“大电网”,极大程度减少了算力资源的浪费。
该创新性成果不仅突破了“东数西算”的落地瓶颈,也为各行各业使用算力提供了极大便利。刘韵洁表示,未来企业研发、运行模型,无需再自行建设机房、购置设备,直接调用全国的算力资源即可,这既能降低企业成本,又能提升创新速度。长远来看,普通民众也将间接受益,享受到更快的网速、更智能的服务,而这些都离不开高效算力的有力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卢欣怡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