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潮·每日一读|在泰兴走走停停

文 |韩丽晴

背着简单的行囊,我在泰兴走走停停,只觉日月悠长。

泰兴古建筑群落多,自汉而来的千年风霜雨雪,陪伴这座襟江临海的小城一路走来,历练出独有的朴实厚重、灵动秀润。

泰兴黄桥镇上有七十二条古巷。落日余晖下,古老的黄桥透露出栉风沐雨后的细致温情。我从米巷出发,临近宋朝顾孝子墓不远的街头上,传来当地人的吹拉弹唱,虽然听不清用方言所唱的歌词,但从抑扬顿挫的唱腔里,能感受到当地民风的安宁祥和。

米巷里最有名的,当数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纪念馆设在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的老宅里,这里也是当年“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的办公点。

图源官网

纪念馆院子里,有陈毅和粟裕并肩而立的铜像,栩栩如生。窗明几净的大厅里,一排排玻璃柜中,整齐摆放着各种当年的文物资料……至刚至柔,血性担当,这是泰兴人骨子里的倔强。

过了一年,我再来黄桥镇时,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已经搬到新馆,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生动再现了黄桥战役及人民奋勇支前的历史场景。

米巷的名字很有来历。丁文江祖上是镇上首富,家中有人在朝廷当漕粮官,便在这街上开了家丁万昌米店,带动周围人家都做起了大米生意。丁家建于道光年间的古宅里,有格局精巧的庭院、古老苍翠的树木、工艺精湛的雕梁画栋。站在丁家花园桂花厅一侧,遥想当年,据说“陈老总”战余时间,常在这里与人下棋。今天再看这庭院深深,时光终究掩盖不了泰兴人的豪情侠气,历史记得住这豪迈的一笔。

常泰长江大桥  图源泰兴市人民政府官网

出了米巷,边上还有珠巷、马巷。这珠巷原先是周边县市苗猪交易集散地,后来觉得叫起来不雅,便改称珠巷。马巷呢,是因为当年何御史家的马厩设在此处,所以称作马巷。

珠巷里现在仍旧住着不少人家,临街的门都开着,我一探头,便望见里面的日子。四方桌,四张条凳,干净得连木头纹理都一清二楚。桌上摆着青菜茶干,桌边忙活的老人白发梳得整整齐齐。屋角摆着一台缝纫机,一女子坐在那里踩着脚踏子,灵巧地往针脚下推送着布料,额角一绺刘海随之颤动。边上的婴儿车里,睡着憨态可掬的宝宝。

这就是人间最好的生活啊,忽然让我生出无畏任何尘世困难的气概。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  图源泰兴市人民政府官网

珠巷临街的房子里,也有做小本生意的人家。有家主营切菜板的小店,店家闲闲地告诉我,这是银杏树做的切菜板,上海人最喜欢,一买就买三四张,说是回去送亲友。

隔了不远,有家竹器店,店里有竹筛子、竹淘箩等等,老板不急着招徕生意,一边慵懒地坐着,闲闲地捧本旧书在看。

这种不急不躁、气定神闲的商家,很配古镇的节奏,令我生出几分敬意来。

古称济川的泰兴,寓意国泰民安、兴旺发达。黄桥烧饼、宣堡小馄饨、曲霞汤包、粯子粥、豆腐花、炸白果……来到泰兴后,我总是牵挂着这些充满乡野味的美食。

图源泰兴市人民政府官网

我走在古镇上,倒不是要寻觅吃食。我需要的是一份契合心境的食物,那种本真的味道、那份人与食物相互信任的记忆。

在烧饼店里等桶炉烧饼时,我也像当地人一样,要个清清爽爽的萝卜丝馅的,再点了一碗搁了葱花、淋了麻油的豆腐花,吃一口饼,喝一口豆花。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泰兴北大门处有个宣堡镇,小馄饨非常有名,最有名的当数店名叫飞马的那家。我到达馄饨店时已是傍晚,三位当地女子围着竹匾在包馄饨,我一知半解地听着她们聊家常。

临街而设的灶上,热气腾腾。八元钱一碗的馄饨,满满当当一大碗。明明是肉馅的俗物,偏偏美得像一朵朵玉兰花的花苞,透明饱满地漂浮在洒了绿色葱花的汤上。

图源泰兴市人民政府官网

飞马馄饨店有位大爷,不管店里有多忙,他都安然地坐在店门口。当地人说他是老板,只负责拌馅,别的不管,那馅是祖传秘方。我离开时,朝他回望,他神态安详,眼神中有股老手艺人的专注与不动声色的骄傲。

泰兴的美食,最纯粹的当数农家菜。

祁巷村内,有一排临河而建的农家乐菜馆。前院是饭店,后院是厨房,建筑用料多以原木和竹子为主。一排传统的小土灶,烧的是柴火,架的是铁锅,用的是木头锅盖。我从门前走了一圈,中饭前后,家家食客满座。

饭桌上有道菜,叫摊烧饼。面粉中和了鸡蛋,贴着铁锅摊了薄薄一层,撒了葱花,外脆里软。当地人介绍,说只有老婆婆才做得出这个味道。

顺着饭菜的香味,我走在回到父母身边的路上。

泰兴的许多村庄,祁巷村、郭寨村、印达村等我都走走停停地看了几趟,每每流连于此,都想选一处民房小住几日,在暮合四野时的炊烟中,在稻草香中,去听听村里人的故事。

泰兴人的性情里有一种智慧,不急不缓地在日常生活里轻悠流淌,无论是田头阡陌,还是喝茶闲谈,都令人如沐春风。

泰兴的银杏,誉满大江南北。泰兴还有一枚叶子,与银杏叶的美不相上下。那就是中华红枫园里的大片红枫。

当地朋友告诉我,说当时他们为红枫园的广告语绞尽脑汁,唐诗宋词翻了多遍都没找到灵感,后来,突然想到当地人常用的口头禅,红疯啦!就定了这句让无数人一眼就难忘的广告语:枫叶红疯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许多人就是冲着这份“红疯啦”的感觉来到了红枫园。

我又想到黄桥镇上,那座纪念馆里,红色的情怀,红色的担当。

回南京的路上,回味泰兴,想起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先生的两句话,“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为王道”。大道至简,朴素无华,多少宏阔的人生壮志,经过无数的腾挪翻转,最终还是在一瓢一饮里获得了至真的清欢。

责编:冯圆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