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让微短剧产业走得更稳更远

近日,南通开发区邀请全国近百个剧组、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齐聚南通,共商精品微短剧创作,现场发布“江海千剧”计划,拟在南通创作1000部精品短剧,力争到2029年,微短剧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带动产业链相关收入超300亿元。

在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微短剧已成为影视行业不容忽视的新力量。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这一数字超过了外卖用户和网约车用户,全年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4亿元,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680亿元,2027年将突破千亿大关。

微短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与其独特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密不可分。微短剧多为竖屏,剧情浓缩但跌宕起伏,观众可以在短暂的闲暇时光里,获得即时的娱乐体验。这种“快餐式”的内容消费模式,精准地戳中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碎片化娱乐的需求。

面对“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南通开发区自去年以来,高标准建设起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引入芒果TV、凤凰卫视、罗化芯等头部企业,落地显示技术研发生产、内容制作、播出平台及视频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等相关项目近40个,除了法院、银行、医院等一众置景在园区搭建完成,还在全市勘出从摩登都市到千年古韵,从一线江景到硬核工业的500多个场景,为微短剧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场景选择。从已经拍摄完毕的微短剧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中《拜托了!老爸》,播放量超2亿次,《怒浪江湖》,拍摄时间不到一周,上线1个月点击量就突破6000万,多次登顶短视频平台文娱榜。

显然,微短剧产业已站上了“新风口”,但应看到其中还有不少“关口”需要去闯。微短剧专业编剧、导演等人才相对缺乏;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入行门槛不高,行业存在野蛮生长的可能。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俗内容的出现,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精品?不久前,微短剧“1胎99子”荒诞剧情,引起用户集体抵制而被迫下架,就是惨痛教训。再说,“风口”背后往往暗藏着“风险”。以往微短剧主要依赖付费观看模式,如今免费模式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主流。免费模式下,微短剧靠什么来实现盈利?如果盈利能力弱,势必影响微短剧产业长远发展。

微短剧产业存在的种种挑战,有关部门可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撬动市场合力,共同加以化解。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鼓励微短剧制作团队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制作等专业人才;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影视人才落户,充实创作队伍。在内容创作上,加大对剧本创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建立剧本孵化中心,提高剧本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微短剧的品质。在产业规范方面,切实加强对微短剧内容的审核和监管,确保作品传播正能量,推动微短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短剧+文旅”模式,与相关文旅单位合作共赢,将当地文旅元素融入微短剧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微短剧产业风口正盛,带来无限机遇。无论是内容创作者、影视公司,还是平台运营商,只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坚持内容创新,探索多元商业模式,积极运用新技术,就能推动微短剧产业持续繁荣,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孟亚生)

责编:苏群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