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的风,终究从盐河巷吹到了东关街。”“江河赴沧海!‘苏超’第十轮,终于轮到我们要在球场相见了。”8月27日,一场跨越山海与运河的“书信对谈”,为即将到来的“苏超”第10轮赛事预热——
上午,扬州发布率先发出《致连云港》,以笔墨牵起两地情谊;


下午,连云港发布便以《致扬州》回信,用文字续写“苏韵双璧”的缘分。

距离8月31日连云港队坐镇主场迎战扬州队的比赛还有4天,这两封满含温度的书信,早已让赛场之外的城际情谊与文化共鸣,先一步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一纸信笺牵文脉,从盐河陶片到云台诗行
“你盐河古道的陶片盛过华夏最早的海盐,我孔望山的岩石刻着东汉艺术的瑰宝。”连云港在回信中写下的这句话,恰是两地千年文脉共生的缩影。
在扬州发出的信里,考古队员探铲下的3000年制盐灶坑、明清盐船的帆影,与两淮盐运使司的历史记忆交织——谁承想,当年扬州盐商大宅里的银两叮当声,竟与连云港板浦盐场的霜盐、运河的桨声同频共振。史料记载,嘉庆年间,仅板浦一场的年产盐量就占淮北半数,“盐是我们的命脉”,这句直白的表述,道尽了两地以盐为纽的早期联结。

除了盐的印记,诗与远方更是两地共通的基因。
扬州的信中,李白“明日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的绝唱、苏轼“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的吟咏,让云台山海成了唐诗宋词里的“诗意地标”;而连云港的回信里,“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邀约,又让瘦西湖的二十四桥玉箫声,与云台二十四景的灵秀遥相呼应。更不用提朱自清的文气,如一条隐形的线,滋养了两座城市百年的情缘,让“相逢如故人”的注脚,在笔墨间愈发清晰。

“你我同饮一淮水,共枕半阕词。”连云港回信中的这句话,精准概括了这份文脉共鸣。当书信里的文字掠过盐河古道与孔望山崖刻、穿过唐诗宋词与文人轶事,两地的历史不再是各自的孤本,而是一本共同书写的“江淮文化志”。

水韵潮音连古今,从漕运号子到高铁巨龙
“水赐我们以襟怀”,两封信里不约而同提及的“水”,是两地往来的另一条纽带。
扬州信中,隋炀帝龙舟过处“漕船衔尾射波来”的盛景,离不开海州港输送的桅木与帆索;而连云港回信里,漕运码头的号子曾将淮盐的咸香送抵广陵市廛,海州古港的千帆与东关街的商贾,恰如一枚古钱的两面——盐粒凝成的白霜,化作扬州八怪砚下的宣纸;运河载来的丝绸,织就朐山脚下的市井繁华。


时光流转,水运的桨声渐渐被高铁的轰鸣取代,但两地的联结却愈发紧密。
连云港在信中写道,连淮扬镇铁路这条“巨龙”,早已把“朝饮扬州早茶,午品港城海鲜”的梦想照进现实。如今,从扬州的东关街到连云港的盐河巷,不过几小时车程;从瘦西湖的烟波到海州湾的潮音,也不再是山海相隔的遥望。正如扬州信中所言:“当年盐船借运河通四海,如今你我的脚步,正沿着更宽的道,走向同一个星辰大海。”

这种“走向”,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经济与民生的交融。扬州是长江运河交汇的科创明珠,以智能建造续写千年匠魂;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用亿吨大港勾勒四海风云。两封信里的城市画像,一“水韵”一“山海”,却在新时代的发展蓝图里,找到了“共赴新程”的契合点。

茶饭鲜香品情谊,从蟹粉狮头到云雾清茶
“盐溶于水生万味”,两封信都把笔墨落在了“吃”上,让双城情谊多了几分烟火气。扬州的蟹粉狮子头绵柔,碰着连云港凉拌八爪鱼的鲜爽;千层油糕的甜润,叠着紫菜饼的咸香——一“柔”一“刚”,恰似扬州“皮包水”的精致,撞上连云港“海纳百川”的豪迈。


茶,更是两地心意的载体。扬州的绿杨春如江南小调,盖碗中舒展如邗沟月眉;连云港的云雾茶似北地长歌,沸水中翻腾如云台浪涛。“举杯时,茶盏里晃的哪里是水,分明是‘一茶敬运河,一茶敬山海’的知己情。”连云港回信中的这句感慨,把茶里的情谊写得淋漓尽致。



扬州信里还提到了连云港特有的美味豆丹,连云港的信中则念着扬州的三丁包、烫干丝——这些带着地域印记的美食,在书信里成了“诚实的信使”,让寻常生活里的思念,有了具体的味道。“鲜咸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如扬州信中所言,美食里的相逢,是最质朴也最动人的双城对话。

绿茵赛场承心意,从书信对谈到并肩扬帆
“如今苏超战鼓擂响,黄海之滨的体育场已漫起如潮欢呼。”两封信的落脚点,都回到了即将到来的“苏超”赛事。
在连云港的回信里,绿茵场成了两地情谊的新注脚:“你队员的身影带着运河舟楫的稳健,我球员的冲刺藏着山海奔马的勇猛。”而扬州的信中则期待:“球场之约已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群人的相逢一笑,更是两座城的千帆竞发。”
这场比赛,早已超越了“输赢”的意义。正如连云港信中所说,脚下传递的不是足球,是广陵潮的韵律与花果山的锐气;看台上的声浪不是噪音,是盐粒结晶的岁月与船桨破浪的时光。当扬州的海风拂动连云港的烟柳,当连云港的水雾润湿扬州的港口,赛场内外的每一个人,都是“双城故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我已在玉女峰备好了云雾茶等你。”连云港在信的末尾发出邀约。8月31日,当哨声在黄海之滨响起,这场始于书信的“山海与运河的对话”,将在绿茵场上迎来最热烈的篇章。而两封书信里的情谊,早已超越了一场比赛的时长——盐会结晶,船在破浪,江河与海,终将在伟大复兴的版图上,相知于时光深处,相守于岁月尽头,并肩扬帆向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图片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