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数字赋能乡村手绘实践团”奔赴常州市金坛区茅山革命老区,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数字赋能,手绘添彩,绘就革命老区新画卷”为主题,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绘画的创新融合,为革命老区的阳山村绘制红色文化墙绘,用艺术激活乡村记忆,为老区乡村振兴助力。

实践团依托数字设计专业优势,结合当地革命历史与乡村特色,通过无人机航拍、3D建模等技术手段,对阳山村的建筑布局、地形地貌进行数字化分析,量身定制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美学的墙绘方案。团队成员精心设计的《参军潮》《六亩塘祭》《破袭公路》等10余幅主题墙绘,生动再现了茅山抗日模范村的革命故事。阳山村曾任书记孔新颖表示:“实践团将数字技术与绘画技法相结合,既保留传统艺术的温度,又赋予作品科技感,让红色历史‘跃然墙上’。”

实践团还计划与当地长久合作,将墙绘作品融入乡村旅游线路,开发AR扫码解说系统,推动“艺术+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阳山村现任书记李娟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环境美化,更是文化振兴。实践团数字赋能,艺术增辉,让老区焕发新生机。”

在阳山村,实践团还开展了一系列“乡村美育课堂”。中国串珠技艺工坊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串珠手工课。机械学院高婉君老师为当地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数字赋能手绘课,讲解了如何用数位板绘制红色主题画作,并教大家将优秀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而阳山村的老书记孔新颖则给实践团成员上了 一节自然课,讲授了四季农作物种植经验。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落实“五育并举”、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后续,实践团将定期组织师生回访,跟踪墙绘维护情况,并探索开发红色研学线路、数字非遗工坊等项目,持续为老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高婉君 朱丹)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