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生态环境 > 正文
蔚蓝之上、绿意奔涌,绿色贷款“贷”动连云港“海上牧场”蝶变

立秋后的黄海,风裹着微咸的潮味。站在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三洋港防波堤远眺,一排排银灰色的桁架式深海网箱如巨大的“海上蜂巢”,在碧波间稳稳矗立。网箱里,黑鲪、大黄鱼正欢快翻腾;网箱外,成群鸥鹭踏浪盘旋。这片现代化海上养殖基地,正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绿色金融”画笔在蔚蓝海面绘出的最新作品。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为连云港某海洋科技企业发放绿色贷款4.5亿元,用于专项建设现代化海上养殖基地,该项目也为南京分行辖内首笔海洋牧场综合开发项目贷款,为“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现代化海洋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4.5亿元到账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把大海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粮仓’不再是梦想。”企业负责人抬手比画着。项目的实施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贷款专项用于现代化海上养殖基地的建设,通过智能化养殖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措施,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采用桁架式深海网箱养殖系统,搭配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精准控制。通过自动化投喂、水质监测和废弃物回收系统,可有效减少饵料浪费和水体污染。兴业银行这笔绿色贷款,就像及时雨,让我们一举拿下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深海网箱系统。”

今年3月,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下辖连云港分行在总行“蓝色金融”框架下,量身定制专属方案,使该项目成为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辖内首笔海洋牧场综合开发绿色贷款。资金专款专用:自动化投喂设备替代人工撒料,饵料利用率极大提高;水质多参数浮标实时回传数据,溶解氧、温度一旦异常,手机立刻报警;更亮眼的是网箱底部“沉积物处理神器”——养殖废弃物经微生物分解、藻类吸收后,摇身变成花蛤、牡蛎的“营养餐”,实现“零直排”。项目通过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构建起集“养殖—科研—旅游”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打造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现代化海洋经济新模式;渔旅休闲平台的开发,带动了周边涉渔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渔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前担心养殖污染,渔民越养越穷;现在兴业银行把钱‘贷’到了生态链上,我们越养海越蓝!”渔民老祁笑呵呵地说。项目投运半年,已带动近500名渔民转产就业。

通过生态优化与高效养殖的结合,项目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方案。“绿色金融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把钥匙,打开海洋经济与生态修复的‘双向通道’。”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南京分行辖内首笔海洋牧场综合开发项目贷款项目,该项目是该行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支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7月末,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累计为江苏近2800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超6500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1600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100亿元。下一步,南京分行将复制该项目模式,在江苏沿海城市滚动支持一批“蓝色牧场+蓝色文旅”项目,让绿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落日映海,金色波光里,鸥鹭掠过网箱,一声长鸣划破长空。此刻,大海与金融的“绿色和声”正回荡在赣榆的万顷碧波之上——生态兴,则文明兴;兴业绿,则海洋蓝。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