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并践行的20周年。记者从江苏省林业局了解到,为展现江苏在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全省进一步形成“共建绿美江苏共享美好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江苏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江苏省林业局决定征集、遴选、展播一批兼具艺术性、感染力与传播力的原创短视频佳作。
此次活动以“共建绿美江苏共享美好生态”为主题,以林业资源保护为切入口,聚焦林业资源保护的核心实践,如森林防火、湿地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等领域的显著成效与创新突破(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全景式呈现江苏林业资源保护的卓越成就与创新实践。
作品创作可围绕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深入挖掘资源保护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的奋斗故事,立体化讲述林业人的时代风貌和奉献精神,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用通俗易懂的场景或生动案例,深层次普及林业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凝聚依法治林社会共识;
鲜明阐释资源保护对于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与长远前景,激发公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绿美江苏建设的持久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
本次活动本着自愿参加原则,参赛主体不限,机构、工作室、个人均可参与投稿(鼓励青少年群体参与)。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作品均不退稿。
征集作品形式不限,公益宣传短视频、微动漫、微电影、纪录片、微纪实、情景短剧、Vlog、MV等均可。投稿视频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不得泄露国家机密、破坏民族团结,不得有血腥、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等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所有作品均需为2024年1月1日以后拍摄制作的原创作品,并需配发视频内容简介、主创人员、封面图等基本信息。作者承诺征集作品创意及素材的原创性,保证对提交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若发现抄袭,取消征集参与资格。主办承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知识产权、音乐版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征集作品语言不限,接收所有语种作品,对白、旁白、解说等须添加中文简体字幕,汉字使用应规范、准确。
作品时长3分钟以内,画质达1080P及以上,视频大小为100—300MB之间;支持横、竖屏格式,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可配背景音乐、画外音、解说声等。
江苏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征集的作品,主办方将组织专家(由主办方代表、知名影视从业者、著名摄影师、影评人、文化/音乐/艺术跨界人士等共同组成)开展审核遴选工作。根据入围作品数量,按一定比例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作品推送国家林草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省林业局官方网站和公众号,新华日报App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及微博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发布推广,加入热门推荐,并在绿色中国等融媒体矩阵号进行集中宣传。主办方对本次活动征集的优秀作品拥有公益展播权。
请自愿参加的主体于2025年10月31日下班前将报名表(含授权承诺)、视频作品放在同一文件夹内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邮箱:jslh920@126.com,邮件标题以“《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团队名称+联系电话”命名。
附件
全省林业资源保护短视频征集活动报名表
作品名称 |
|||
类 别 (专业领域) |
创作时间 |
||
主创人员 或机构 |
|||
联系人 |
电子邮箱 |
||
联系电话 |
联系地址 |
||
内容简介 |
(300字以内) |
||
主要创新点 |
(100字以内) |
||
授权承诺 |
本人(本单位)郑重承诺:对所提交的短视频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意活动主办方在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益展播。如在展播期间出现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将由本人(本机构)承担相应后果。 姓名(签字): 机构(盖章): 2025年 月 日 |
注:签字须手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