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年龄无界:刘畊宏与臧鸿飞的“50+人生突围战”

当53岁的刘畊宏以“前辈”身份与即将50岁的臧鸿飞对话时,《50而已》第五期的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一次明星对谈,更是一场关于“成长”的代际共鸣。这场由刘畊宏参与共创的视频,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年龄段都可能遇到的困惑:如何在时光流转中,守住对人生的热爱与探索欲?

“我总觉得,50岁该是‘活明白’的年纪,但我好像还在找‘主线任务’。”臧鸿飞的坦诚让对话多了几分真实。作为摇滚乐手,他的职业生涯本就充满“不确定性”,40岁后,这种“寻找”变得更迫切——不是找不到方向,而是不甘心被“到点该稳定”的声音左右。刘畊宏对此深有同感:“我40岁时也有过迷茫,从歌手到健身教练,别人说‘你折腾啥’,但我知道,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这段对话戳中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成长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中年人同样在“打怪升级”。刘畊宏分享了自己的转型经历:“刚做健身直播时,有人说‘一把年纪了别出洋相’,但看着越来越多人跟着我动起来,我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他的经历与臧鸿飞的坚持形成呼应——所谓“主线任务”,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轨道,而是在不断试错中逐渐清晰的方向。

视频中,两人聊到“年龄焦虑”时,刘畊宏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焦虑是因为你还在乎,在乎就还有改变的可能。”臧鸿飞曾因容貌焦虑不敢面对镜头,后来却笑着说:“皱纹是故事的勋章,总比一张没经历过风浪的脸有趣。”这种从容,不是对岁月的妥协,而是与自己的和解——就像刘畊宏在健身中传递的理念:接受身体的变化,但不放弃对健康的追求;接受年龄的增长,但不停止对生活的热爱。

更动人的是对话中的“代际感”。作为53岁的“过来人”,刘畊宏没有以“前辈”自居,而是以“同行者”的身份分享经验;臧鸿飞也没有把50岁看作“终点”,而是当成“中场休息后再出发”的起点。这种平等的交流,打破了“中年人该成熟稳重”的刻板印象——他们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热血,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

视频结尾,刘畊宏和臧鸿飞约定:“等你50岁演出,我去当你的健身指导,让你在舞台上更有劲儿!”这句玩笑话里,藏着最动人的人生态度:50岁不是“谢幕”,而是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继续“折腾”的新起点。

这场由刘畊宏参与的对话,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没有美化中年生活,也没有回避焦虑,而是用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到了哪个年纪,保持对人生的好奇与勇气,就是最好的“保鲜剂”。正如节目里说的:“永远不要框定自己人生的界限,其实,一切都还早。”而刘畊宏与臧鸿飞,正用自己的故事,为这句话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