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是社区服务者,穿梭社区记录民生,为居民排忧解难、调解纠纷;如今,他脱下社区服务的“红马甲”换上了藏蓝警服,巡逻防控与调解矛盾时刚柔并济。虽说身份有所转变,但不变的是为民初心,他在以不同角色续写着守护群众、服务人民的使命篇章。他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斜塘派出所社区民警沈蔚。

为民足迹不曾忘 志之所趋藏蓝心
“小沈,我家孩子入伍申请这样写对吗”“沈社工,20幢旁边的垃圾分类站点总有人偷偷乱放垃圾,现在天热,臭味熏得整栋楼都没法开窗”……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求助,桩桩件件都是居民过日子里的“心头大事”,沈蔚作为星洲湾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帮助居民完成一件件委托也就成了他每天忙前忙后的日常。
记得有一次,他负责的蝴蝶湾小区外面有新的餐厅要开业,有众多住户因担心油烟扰民问题抵制该商户入驻。了解情况的他,第一时间在业主群安抚情绪,联系物业调取规划图纸,确认商铺原本就规划为餐饮用途。为打消居民顾虑,他组织召开协调会,第一次会上居民情绪激动,他耐心呼吁大家冷静,并引导居民代表提出诉求,整理出油烟排放标准、设备定期维护等具体要求。第二次协调会,他带着餐厅整改后的方案和第三方检测报告,向居民详细解释。在他的推动下,餐厅与物业签订协议,由物业每月监督油烟净化设备运行情况,并向业主公示检测结果,最终顺利解决了此事。
在调解的过程中,沈蔚也是没少请教派出所民警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确保有法有据。在与警务室的深度合作,不仅让他积累了基层治理经验,更让他对公安工作的专业性与重要性有了深刻认知,心中也有一股力量在呼唤着他——从警。
角色转换初心在 为民热忱从未变

有了念头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使自己一直牵挂着,沈蔚也不例外,那份压在心底的企盼支撑着他异常刻苦努力地复习迎考,通过不懈努力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一头扎进了警务工作的最基层。
还记得第一次接到报警电话时,沈蔚心里直发慌,翻开案件卷宗准备调查,更是两眼一抹黑。原来当社工时靠唠家常解决问题的本事,在警察的专业工作里根本不够用——做笔录要符合程序,找证据得严谨规范,这些他全都不熟悉。彼时的他就像刚学游泳的新手掉进深水里,迷茫又紧张,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将那一份不服输的劲儿融入工作,日日虚心请教、勤勉奋进。
经过数月的摸爬滚打,如今的沈蔚,不仅将法律条文烂熟于心,更能在执法过程中刚柔并济。在处理一起亲子家庭纠纷时,他既严肃批评了严厉父亲的不妥行为,又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随后耐心劝导孩子也理解父辈的不易,父亲也意识到了冲动,双方互相理解重归于好。在排查辖区内的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时,他发现一栋居民楼的消防通道有杂物堆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他先是挨家挨户宣传消防法规,对拒不整改的住户依法下达整改通知书直到彻底消除隐患。当看到消防车能够顺利驶入小区时,他笑着对居民说:“安全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咱们每个人都要守护好它。”
如今走在辖区的街道上,都能听到居民们亲切地打招呼:“小沈警官,又来巡逻啦!”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从社工到民警,身份在变,初心未改,他始终带着那份为民服务的热忱,在基层警务岗位上默默耕耘着。
警徽闪耀赤诚心 破案解忧护平安

“小沈警官,真的太感谢你了!”在派出所大厅里,当看到失而复得的电动车,居民王阿姨紧紧握住沈蔚的手,脸上满是对沈蔚的感谢之情。那天清晨,王阿姨心急如焚地跑来报警,称停在楼下的电动车不见了,那是她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沈蔚一边安抚王阿姨的情绪,一边迅速启用“小案快破”机制。他第一时间到达案发地点,仔细勘查现场情况,发现电动车停放处地面有拖拽痕迹,立即联系指挥室调取案发时段视频,同时对周边居民进行走访排查。通过逐帧分析周边视频,沈蔚很快发现了嫌疑人,通过排查也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在嫌疑人暂住地抓获,追回了被盗的电动车。
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在他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各类诉求:电动车被盗、邻里噪音纠纷、老人走失……他常说:“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千分之一的案件,但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大事。”小案连民心,快破护安宁。沈蔚将每一起小案都当作守护民生的大事来办。在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生案件五步法”:快速响应接警、细致入微勘查、全面深入走访、及时有效追赃、温暖贴心回访。接警快速响应,及时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稳定群众情绪;勘查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枚螺丝钉、一个模糊的脚印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走访全面深入,扎根社区,与居民拉家常获取线索;追赃及时有效,锁定嫌疑人后迅速出击,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回访温暖贴心,案件办结后主动电话回访,了解群众困难之处。这套工作法不仅写在他的笔记本上,更深深烙印在他的行动中。
初入警营的“小沈警官”,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知道,每一起案件的侦破,都是对群众信任的最好回应。(周玖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