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扬州:一河一景 生态河道建设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看,河里有鱼,还有螺蛳!”“哎哎哎,脚下小心,看住孩子……”昨天一大早,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中庄台河边又迎来一批“访客”,村民于萍脸上高兴和担心不断切换。高兴的是,家门前这条河变得热闹了,时常有人过来探访游玩、打卡拍照,“庄口小卖部生意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担心的是,有的人走上亲水平台,时不时蹲下身子戏水,不太安全。于是,热情的村民主动当起了导游兼安全员。

生态河道静静流淌。 徐逸雨 摄

“跟前这条是中庄台河,岸坡开红花的小树是红花继木,枝叶繁茂的那些是樱花、海棠、桂花、紫叶李等景观树木,水里不仅能看到蓝天白云,还有水葱、香蒲、千屈菜等净化水质的水草……”于萍站在自家码头边向游客介绍水景特色。

河东村地形方正,流淌着夏庄、中庄台、俞庄、红旗、东风等5条河,全是东西向,每条长度均有一公里左右,水系勾连东七号河、西滨湖河,从空中看就像一把算盘。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的河道水体脏了,岸坡乱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优质水资源、坚实水安全,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扬州共有县级、乡镇级河道1874条、总长度6128公里,已建成县乡级农村生态河道3840公里。今年,全市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461公里,目前已建成338公里。

河东村里的河道 徐逸雨 摄

毗邻邵伯湖的公道镇三面环湖,境内仅镇级河道就有44条89.2公里。该镇按照“一河一策”改造,布局为“一河一景”,比如河东村的5条河,结合村民生活、农田灌溉实际需要,对照河道岸坡生态保护红线,在河道管控范围及延伸面积因地制宜开展整治、清浚、绿化,建成生活码头及亲水平台,形成生态隔离带与景观带相衬相融的新场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以前污水直排入河,现在政府统一修建了屋前生活污水收集池、屋后三格式化粪池,收集的污水可直接用于农户浇菜,经处理后的粪污转化为有机基肥。”公道镇河道管护督查员杨德宽说。

河东村党总支副书记颜金登自豪地说,村里条条河道都是网红打卡地,村民看管河道积极性很高,还自发当起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导游解说志愿者。“我们已争取到‘五好两宜’项目,将建成彩色稻米观光区、科普农田体验区、现代化育秧工厂和绿色骑行路线,形成融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田园乡村于一体的和美乡村新河东。”

通讯员 董艳超 记者 周晗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