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聚焦“一棵树”,江苏助力克州无花果香飘万里

【编者按】忆往昔,岁月峥嵘可酬唱;逢盛世,万卷华章待起笔。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8月中旬,自治区宣传部组织的“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采访团走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下称“克州”),共同见证克州在江苏对口支援下取得的喜人飞跃。

八月的克州,阳光慷慨地洒向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每一个角落。踏上百年无花果园的木栈道,四周粗壮的无花果树郁郁葱葱,嫩黄的果实点缀在枝丫间,浓郁的香气肆意弥漫。村民古再丽努尔·吐尔洪经营着两亩无花果园和一家农家乐,正邀请游客在无花果园中自由采摘。

“新鲜无花果非常易坏。从前父母都要半夜三四点起床去摘果子,赶在早晨摆摊卖,但因为销路没有打开,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有了这个农家乐做采摘和餐饮,一年能赚六十多万呢!”谈起如今的生活,古再丽努尔·吐尔洪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这一变化,正是江苏精准施策,助力阿孜汗村无花果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无花果园。

“无花果村”迎来发展新机遇

克州素有“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美誉,阿孜汗村正是其核心产地。然而,由于成熟的无花果极易腐坏,加之村中缺乏系统规划和深加工能力,当地无花果产业长期停留在销售鲜果和果干的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乏力。

2020年,江苏省昆山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图什市前方工作组以强化创业就业为核心,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01亿元援疆资金打造阿图什无花果小镇,同时启动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我们不是简单支援资金,而是注重帮助当地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江苏援疆干部、阿图什市住建局副局长盛熊灵介绍,当时的阿孜汗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还是一个贫困村。昆山援疆工作组围绕“仙果乡村旅游业、民族餐饮服务业、优质无花果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阿孜汗村持续优化环境、提升业态、完善功能、丰富内涵,帮助村集体走上一条“农文旅”相结合的发展致富之路。不仅带动1600多名村民就业,也让小村成为南疆乡村旅游新地标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景观道,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旅拍馆,农家庭院变成了休闲咖啡店。民俗文化街上,沙朗刀克(酸奶刨冰店)、烤肉店烟火气不断升腾。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内,游客中心、停车场、医疗服务点、行李寄存、骑行环线等设施一应俱全。果园里无花果形状的标牌上,都写着农户名字、无花果树树龄和该户果树面积。消费者扫扫牌子上的二维码,即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购买无花果鲜果、果干等产品。

村民吃起“旅游饭”

8月傍晚,凉风习习,沿着村里新修的丝路文化巷漫步,墙壁上丝绸之路的手绘脉络清晰可见。阿孜汗风情园漫步绿道入口处,45米廊架色彩绚丽,各色小风车发出沙沙响声,村民与游客就在架下乘凉拍照。

村民与游客在阿孜汗村无花果园乘凉拍照。

阿孜汗村村民古再丽努尔·吐尔洪与丈夫曾在浙江杭州做过5年布料生意。其间因无暇照顾两个孩子,只好将孩子留在新疆的父母身边,一年只能见上一次。乘着家乡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她2022年回乡创业,在自家的2亩无花果果园旁开起一家农家乐“碧蓝农家院”。从外观来看,她的农家乐呈大船形状,蓝棕两色搭配,二楼观景平台还专门设计了围栏与遮阳顶篷,许多本地人来这里吃饭、举办婚礼。

阿孜汗村村民古再丽努尔·吐尔洪的农家乐和果园。

“现在不仅无花果不愁卖,游客还能来体验无花果文化。”古再丽努尔·吐尔洪说,游客可以体验无花果采摘、吃民族特色饭、观赏民族舞蹈表演,旺季最多一天能接待800人。去年一年,家中鲜果销售、加工以及农家乐的净利润约60万元。

阿孜汗村林果面积1477 亩,其中无花果种植面积占比超 90%,全村400余年以上树龄的无花果树70余棵。阿孜汗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峰介绍,除了帮助改造村容村貌,江苏援疆队伍还帮助阿孜汗村加强宣传推广,广拓销路。如今,由无花果串联起的一系列新业态、新场景让阿孜汗村的文旅品牌声名远扬,甚至来到喀什旅游的游客也会将这里列为一个打卡点,村民陆陆续续都吃上了“旅游饭”。“5年前阿孜汗村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万元,2024年达到1.8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万元。加上环境好了,村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张雪峰说。

阿孜汗村的游客服务中心、文创产品和民宿。

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景观靓起来,游客涌过来,村民富起来,荣誉也随之而来。近些年,阿孜汗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成功入选2021年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2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此基础上,昆山援疆工作组不仅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他们一方面组织阿图什干部群众到江苏学习考察,另一方面邀请江苏农业专家、规划专家来村指导,帮助培养本土人才。村民的思路逐渐打开,无花果种植能手、乡村旅游讲解员、电商销售能手纷纷从果树种植户中涌现,这些本村能人正成为阿孜汗村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产业迭代升级远未止步。盛熊灵分析,阿孜汗村区位很好,距离阿图什市区仅有1公里距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昆山援疆工作组特意强化产业培育,突出南疆风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还将阿孜汗村名提炼为一个文化logo,更显特色。他指着地图上蜿蜒流过阿孜汗村的博古孜河说,当前,昆山援疆工作组正邀请来自江苏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共同规划,计划在“十五五”期间,以阿孜汗村为重点辐射周边,沿着博古孜河两岸将村里的特色种植、特色农家乐、彩色步道都串珠成链,打造一个生态旅游大环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文/摄

责编:洪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