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场见面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分享了这些团结抗战故事

8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见面会。5位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以一个个鲜活生动、令人动容的抗战故事,回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御外侮往事,介绍对抗战胜利的认识和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思考。

民主党派与抗战那段历史渊源很深

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上,留下了民主党派的不少印记。

九三学社的党派名称,就与抗战直接相关。“1945年9月3日,我们九三的先贤就是在这天创建了九三学社组织,并以这个日期命名为‘九三学社’。这既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也寄托了九三学社前辈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期冀和企盼。”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说。

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回顾农工党的早期历史,是与抗日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王路介绍,自1930年成立以来,在中共的影响、帮助、指导和领导下,农工党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农工党的先辈们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革命的主力”,并在中共抗日救国主张感召下,积极促成并坚决维护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致公党萌芽于广大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诞生于近代海外侨胞的报国革命。1925年,致公党在美国成立之初,即发布救国主张,投身民主革命。“在民族存亡之际,致公党毅然投身抗日救亡洪流,成为最早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的民主党派之一。”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卢国懿回顾说,“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中央连发“快邮代电”,号召海内外党员“出钱出力,以尽职责”。仅在1931年9月18日至12月中旬,致公党就向东北义勇军输送10万银元。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致公党上海第一支部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积极动员侨胞捐款捐物,用行动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48年,但许多民革党员曾积极投身抗战。“很多国民党爱国将领和官兵也主动请缨杀敌。民革中央现任主席郑建邦的祖父郑洞国将军,以及后来成为民革创始人的李济深、蔡廷锴、蒋光鼐等人,都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民革中央副主席陈星莺说,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民革前辈们和千千万万中国人一道浴血奋战,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血气和骨性,也展现了一幅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共御外敌的历史画卷,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坚定不移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从故事中回顾全民族抗战往事

全民族抗战中,当时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共一道坚持抗战、维持团结、推动民主,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见面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分享了不少故事。

抗战期间,致公党不仅积极为抗战募集资金,发挥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优势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而且直接参与武装斗争。卢国懿讲述了“南侨机工”的故事。1939年,南洋华侨组织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3000多位青年回到祖国参加抗战。这些青年司机和修理工,保证国际援华物资从缅滇公路源源不断运往内地。“这些青年基本上都是殷实家庭的孩子,那个时候会开车、会修车真的不容易。有三分之一的同胞倒在了血泊中,这比直接参与一线战斗的伤亡率都高。”卢国懿感慨道。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卷上,科学救国的思潮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提出继承五四精神,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救国之道。抗战期间,九三学社的先贤们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有很多前辈以科学为武器,在烽火连天的战争中参与科学救国。”丛斌列举说,像知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在简陋的平房里,带领物理所生产出了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稳定波频用的石英振荡器,300多套步兵用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气象学家涂长望带领团队用简陋的风筝探空仪,在瓦砾堆上坚持高空气象观测,首创了中国三维气象学理论框架,以准确的预测帮助护航运输机突破日军封锁线。

二战胜利后,由中、苏、美、英、法等11个国家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的东京审判中,农工党党员裘劭恒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助理检察官,亲历了这场正义的审判。王路介绍了农工党党员发挥的积极作用:“裘劭恒和他的同事们受法庭的派遣,到南京等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以大量铁证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这次审判把战争罪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故事中回顾走上同中共合作抗日道路往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推动建立并坚决维护和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团结抗战。民主党派从与中共接触到接受中共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很多动人故事。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农工党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迅速响应。“为更好地担负起抗日救亡重任,我们把党名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并提出了‘抗日、联共、反蒋’的总方针,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和《告同志书》,这标志着农工党从此脱离国民党的体系,确立了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路线,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王路说。

“从相识到相知,从相近到相亲,从同胞到同志。”卢国懿用三句话、六个词来概括致公党抗战中与中共合作的心路历程。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董必武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时遭到国民党阻挠。美洲致公党负责人司徒俊葱挺身而出,不仅为董必武提供安保,还通过组织记者招待会和自办的报纸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宣传中共抗战主张。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政治上把方向、大势、全局,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有力推动了台湾光复运动,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时表示:“中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利平介绍,中共的上述政策主张,得到台湾同胞的积极响应。台湾同胞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大陆同胞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实现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目标。“比如,作为一支直接开赴前线对日作战的台湾同胞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组建起来的。”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在日本殖民统治者侵占台湾的50年里,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同胞一道英勇抗击侵略者,先后有65万多人慷慨赴死。抗战期间,广大台湾同胞更是奋勇投身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台盟第二届总部理事会主席蔡啸,就是1934年奔赴祖国大陆寻找抗日队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新四军,在抗战中屡建战功。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去!”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江利平回顾说,台盟前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与大陆同胞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直至迎来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谱写了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共御外侮的光辉篇章。

响应中共号召,抗日战争中,很多农工党党员也加入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共并肩参战。“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王路总结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责编:戴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