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回忆:一颗桑葚,凝聚救助美国飞行员的动人往事

美国时间8月27日晚,“感知中国——中美民间友好音乐故事会”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会上讲述了1942年美国杜立特机组在浙江获救的故事。

杜立特机组在浙江获救

抗战期间,中美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结下深厚友谊。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营救的美国飞行员就超过100名,在江苏大地上,也传颂着新四军指战员和江苏民众抢救坠机美国飞行员的一段动人故事。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酸中带甜,吃多了舌头会在短时间内被染成紫色。在常人看来,这种不起眼的水果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曹公望的记忆中,小小的桑葚却凝聚了他戎马生涯中一段无法磨灭的往事。

“当年在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我们就是用桑葚招待脱险的美国飞行员的。”8月29日,在湖北武汉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曹公望向记者回忆起当年参与救助美国飞行员的往事。

百岁新四军老兵曹公望 赵宇 摄

1944年8月20日夜,美军第14航空队一架“超级空中堡垒”B-29重型轰炸机,执行完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后返回中国基地,在途经盐城时不幸发生引擎故障,萨沃埃少校等五名机组人员跳伞降落于当时的盐阜区建阳县金桥村一带(今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飞机也坠毁在建阳县境内。

一场新四军指战员和普通民众共同营救美国飞行员的动人故事随即展开。

“超级空中堡垒”B-29重型轰炸机

建湖县委党校教师周丽告诉记者,这架飞机坠落的地点,距离日伪军的湖垛据点仅有十里地,但我方夜间巡逻的民兵首先发现了坠机,马上组织灭火和警戒。湖垛据点里的日伪军100余人迅速前来抢夺坠机。驻扎地点距离飞机失事地有十公里的盐阜独立团也派出部队,星夜赶来阻击日伪军。8月21日上午9时,遭遇战在坠机地点附近打响。经四小时激战,敌军终被我军击退。坠机残骸、机上重要文件、武器装备也都被我军所获。战斗中,机枪班长李绍义,战士周仲昆、朱良、朱长材光荣牺牲。四位烈士后来就安葬于建阳镇金桥村。

阻击日军的同时,建湖人民也开始积极搜寻跳伞的五名飞行员,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全部找到。五名美国飞行员在盐阜独立团的团部集中后,随即被护送到驻扎在阜宁县的新四军第三师师部。从建湖到阜宁,美军飞行员们一路上受到了中国军民的热情接待。建湖一位穷苦的老奶奶将预备给女儿坐月子吃的二十几个鸡蛋全部给了飞行员。

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与获救美军人员合影(江苏省档案馆藏)

8月27日,新四军苏北军区和第三师举行了欢迎大会,热烈欢迎盟军飞行员,祝贺他们安全脱险。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对他们说:“你们不远万里来中国参加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感谢你们,你们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萨沃埃激动地表示:“新四军以生命代价保护了我们,保守了盟国军事秘密,我们愿意将这架飞机上的枪炮全部赠给你们打击日本侵略者。”

获救美军机组人员在阜宁演示降落伞的使用方法(江苏省档案馆藏)

在阜宁,美军飞行员同样得到妥善照顾。张爱萍为他们安排了舒适的住所,配备了翻译、医生,照料他们的生活。美国人吃不惯中国的饭菜,张爱萍就派专人采购了西餐餐具,买来各种罐头、水果、奶粉、咖啡、白糖、果子酱。在三师师部的五天时间里,飞行员们深入了解中国抗战情况,观看三师文工团表演的舞蹈《我们都是神枪手》、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歌剧《兄妹开荒》。他们还与新四军战士们进行篮球友谊比赛,演示了降落伞的使用方法。

五名美国飞行员在苏北获救的消息很快被通报给延安。8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给中共驻重庆代表团负责人董必武发去电报,要求他将这一情况通报给驻华美军方面。根据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三师将飞行员们送往黄花塘。

苏北军民接力营救萨沃埃等五位飞行员,谱写了中美友谊的佳话。时隔81年,当年参与此事的见证者已寥若晨星,曹公望是其中之一。

记者见到曹公望时,老人高兴地戴上了前一天刚刚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面对镜头,精神矍铄的曹老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两淮战役后,曹公望(右)与弟弟在淮阴合影

曹公望1926年出生于盐城建阳县(今建湖)。抗战全面爆发时,他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目睹了日寇在盐阜大地烧杀抢掠的种种暴行,心中埋下了参军报国、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志向。1944年,曹公望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新四军军医学校。他立志学医报国,抵御外侮。这所学校设在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曹公望是第一批学员。入学没有多久,他和同学们就承担了接待美国飞行员的任务。

位于盱眙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旧址

从阜宁的三师师部转移到黄花塘后,萨沃埃等五名飞行员停留了四五天。当时,军部的条件非常简陋,住房紧张,为了照顾飞行员们,曹公望曾与一名飞行员挤在一张简陋的木条床上过夜。他回忆,美军飞行员个子很高,晚上睡觉,脚都伸到了床外面。

“美国飞行员来帮助我们打鬼子,我们要拿出最好的招待他们。”曹公望说,有一天,他们采了大量桑葚请飞行员们吃,这些美国人从没见过桑葚,不敢食用。翻译连忙解释,桑葚营养丰富,是难得的奇珍异果。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曹公望拿了一颗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大口嚼起来。飞行员这才敢品尝,吃了之后甚至喜欢上了这种苏北常见的浆果。

看似普通的桑葚,记录着一段难忘的故事 视觉中国供图

此后,新四军又派人将飞行员们送往国民党控制区,一路辗转,最终到达美军14航空队的成都基地,为这场营救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整整四十年之后,这段中美友谊的佳话在大洋彼岸有了续篇。1984年6月11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访美。在五角大楼,张爱萍会见了专程前来拜访的萨沃埃等三名当年获救的飞行员(另两位当时已经去世)。

1984年,张爱萍将军访美,与当年获救的美军飞行员见面

跨越山海,老兵们的手再次握在一起,共话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深厚友谊。

曹公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两淮战役、胶东保卫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无数战斗。两淮战役是他毕生难忘的一场战斗。1945年8月,苏北新四军发起对日伪的最后一战,进攻淮阴、淮安城,歼敌万余人。曹公望在战场上冒着激烈的炮火,拯救了不少伤员的生命。这场战斗中,美军飞行员提供给新四军的B-29轰炸机上的机炮、炸弹等派上用场。曾在新四军三师工作的老战士李义明回忆,飞行员们教会了战士们怎么使用这些枪炮炸弹,攻打淮阴、淮安时,这些武器尤其是五枚航空炸弹,在炸塌城墙时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赵宇 摄

今年4月,曹公望在医院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大不如前,这一生中的很多事情他已很难清楚回忆,但只要提到“新四军”“美国飞行员”“淮阴淮安”等关键词,老兵的眼中就闪出了光亮。采访结束时,他和老伴、93岁的三野老战士李晓明一起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抗战军歌,吐字清晰,声音坚定,依然透着新四军老战士特有的精气神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文 赵宇/视频

责编:陈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