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智库观察 > 正文
红色研旅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效能

红色研学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核心载体的研学旅游活动,其本质是将红色精神传承与研学旅游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厚植爱国情怀、开阔眼界,增强思政教育成效。为切实发挥其育人功能,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由“走一走、看一看”转向“思一思、悟一悟、行一行”,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思政教育精品线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课程设计,构建研学线路图

摆脱“打卡式”游学,构建多元化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征,设计差异化的红色研学旅行主题和内容。低年级以情感认同和历史认知为核心,高年级则以理论升华和现实观照为主。研学旅行前开展理论知识学习,让大学生明确相关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蕴含的精神实质;研学旅行中通过设计问题链任务单,引导大学生深度思考,重温峥嵘岁月;研学旅行后开展交流分享会、成果展示活动、红色宣讲活动等,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推动大学生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创新沉浸式体验模式,筑牢青年信仰之基

立足革命遗址与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打造沉浸式、互动性红色研学场域,使“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等历史事件可感可触,让思政教育可感可触;在历史现场组织主题讨论、追思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支持其参与研学设计、线路规划,鼓励通过绘画、短视频、舞台剧等形式进行红色主题创作,并组建“学生宣讲团”开展常态化宣讲;设立激励基金支持社会调研与志愿服务,引导青年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讲述奋斗故事,真正成为红色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践行者。

提升教师指导力,打造专业“引路人”队伍

强化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相关专业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快培养研学骨干教师和研学辅导员。组织教师开展专项培训、集体备课与实地考察,深入理解红色历史及其教育价值,掌握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校馆合作“双导师制”,邀请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党史专家学者为校外导师,共同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保障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质量;建立红色研学旅行案例库和资源库,实现优质经验共建共享,形成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

完善科学化评价,形成闭环评价链

改进红色研学旅行活动质量评价方式,从红色文化的理解度、研学活动的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维度出发,对研学学生进行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构筑“实践—反思—优化”的闭环评价链,践行红色文化的深度研学,切实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王 博(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