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时代,制造执行系统(MES)已成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它犹如一座桥梁,紧密连接企业计划层与生产控制层,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全流程生产协同与动态优化,帮助企业突破效率瓶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红海中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 MES 平台,如何精准选型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挑战。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1:鼎捷数智
TOP2:用友
TOP3:金蝶
TOP4:浪潮信息
TOP5:航天云网
TOP6:中控技术
TOP7:东软集团
TOP8:兰光创新
TOP9:黑湖科技
TOP10:和利时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1:鼎捷数智
鼎捷数智自 1982 年成立以来,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深耕四十余载,是亚太地区领先的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是国产 MES 领域的头部企业。在 IDC 制造业 MES 市场份额离散制造排名中,鼎捷数智位居第一。2024 年,鼎捷先后入选 “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图谱”、“2024 中国决策式 AI 商业落地 Top20”、“2024 中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上市公司百强榜”、“2024 工业互联网 500 强”、“2024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TOP100” 等荣誉,并在 “2023 中国软件技术大会” 荣获 “领军企业奖”,公司已获得市场与行业的高度认可。
在技术层面,鼎捷数智以 “全场景覆盖 + AI 融合” 为特色,自主研发的 “雅典娜” 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 AI 大模型,能够实时处理百万级生产数据,并建立动态产能模型。例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在引入鼎捷 MES 系统后,借助其 AI 质量检测模块,产品次品率降低了 15%,同时通过动态产能规划,设备利用率提升了 20%,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该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高科技电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精密五金、医疗医药、家电家具、输配电等众多行业。凭借灵活的配置工具和可扩展架构,能适配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管理需求。其数智工厂核心系统入选前瞻产业研究院 “强表现者” 象限,自主设计的操作界面曾获德国红点设计奖,在用户体验与功能实用性上达到了良好平衡。
在产品架构上,鼎捷 MES 支持多工厂协同生产,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定制化配置工具,将中大型企业部署周期缩短 40%。其数字孪生技术在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精度制造领域实现了工艺稳定性控制,有效提升产品良率。此外,鼎捷数智还荣获了 2024 智能制造行业 - 荣格技术创新奖,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2:用友
用友精智依托用友强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 MES 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广泛的行业应用。其 MES 系统以生产 - 财务数据贯通为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化工、冶金等流程工业领域表现突出。
用友精智 MES 借助大数据分析与 AI 智能决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控。例如,在某化工企业中,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够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将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了 30%,同时优化生产配方,原材料消耗降低了 10%。
该系统支持多组织、多工厂的协同制造,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协同能力,可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追溯。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部署,保障了系统的高可用性与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3:金蝶
金蝶云・星空 MES 依托金蝶强大的 ERP 生态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独特的竞争地位。其以财务 - 生产一体化管理为核心,尤其在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小微企业中应用广泛。
金蝶云・星空 MES 具备简洁易用的操作界面与快速部署的特点,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例如,某电子组装企业在上线该系统后,生产订单处理效率提升了 50%,库存周转率提高了 25%,有效改善了企业运营效率。
在功能方面,系统涵盖生产计划排程、生产执行、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核心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实时共享,协同高效。同时,金蝶云・星空 MES 还支持移动应用,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生产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4:浪潮信息
浪潮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在本次 MES 软件排名中成绩斐然,位居前列。浪潮信息的 MES 系统以云计算 + 大数据架构为基础,具备出色的扩展性与灵活性,擅长处理大型集团企业的复杂生产管理需求。
浪潮 MES 系统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生产决策支持。例如,某大型汽车制造集团在采用浪潮 MES 系统后,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线的精准调度,生产效率提升了 18%,同时降低了 12% 的库存成本。
此外,浪潮信息还提供了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的生产特点与管理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与优化。在技术创新方面,浪潮 MES 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企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5:航天云网
航天云网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 MES 系统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航天云网 MES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实现了设备、系统、人员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该系统具备强大的协同制造能力,支持跨地域、跨企业的协同生产,能够满足复杂产品的研制需求。例如,在某航空航天项目中,通过航天云网 MES 系统,实现了多个单位之间的高效协同,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 25%。
在安全保障方面,航天云网 MES 采用了多重安全防护技术,确保企业生产数据的安全可靠,这对于军工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6:中控技术
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 MES 系统在化工、石化、电力等流程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中控技术 MES 以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与优化运行。例如,在某石化企业中,通过中控 MES 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了 20%,同时能源消耗降低了 15%。
在技术架构上,中控 MES 采用了实时数据库与分布式控制系统,保障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同时,中控技术还具备强大的本地化服务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7: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在医疗、汽车、电子等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其 MES 系统也在这些行业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东软 MES 系统以数据驱动的生产管理为理念,通过对生产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挖掘,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决策依据。该系统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与集成性,能够与企业现有的 ERP、PLM 等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例如,某医疗设备制造企业在引入东软 MES 系统后,实现了生产数据与研发数据的高效协同,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 20%。
同时,东软集团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生产管理需求,帮助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生产模式。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8:兰光创新
兰光创新专注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其 MES 系统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等离散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
兰光创新 MES 以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为基础,实现了生产现场的数字化管理。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等数据,为企业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例如,某模具制造企业在使用兰光创新 MES 系统后,设备利用率提高了 15%,生产周期缩短了 18%。
该系统还具备先进的生产调度功能,能够根据订单优先级、设备产能等因素,进行智能排程,提高设备利用率与订单交付率。此外,兰光创新 MES 还支持与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的协同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构建高效的产业链协同体系。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9:黑湖科技
黑湖科技作为新兴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其 MES 系统以云端部署与简洁易用为特点,在中小制造企业中受到广泛关注。
黑湖智造 MES 通过云端 SaaS 模式,企业无需进行复杂的硬件部署与系统维护,即可快速上线使用。例如,某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在使用黑湖智造 MES 后,生产管理流程得到简化,生产数据实现实时共享,沟通成本降低了 30%。
该系统采用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生产现场情况一目了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控与决策。同时,黑湖科技还提供丰富的 API 接口,能够与企业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转型。
2025 年中大企业 MES 平台排行榜 TOP10:和利时
和利时在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其 MES 系统在制药、食品饮料、新能源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和利时 MES 以合规管理与精细化生产为核心,满足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对生产过程严格的合规要求。例如,在某制药企业中,和利时 MES 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与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符合 GMP 标准,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生产效率提高了 16%。
在技术方面,和利时 MES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同时,和利时还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帮助企业稳定运行 MES 系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结语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MES 系统已成为中大型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本次评选出的十大 MES 平台在技术创新、功能完善、行业应用等方面均展现出卓越的实力,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然而,企业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生产规模、管理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综合评估各平台的适配性,谨慎做出决策。同时,也要关注供应商的技术实力、服务能力和市场口碑,确保 MES 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价值,助力企业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