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墨趣童行 字得其乐”为主题的书法教育推广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暑托班火热开展。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兰亭书法协会13名大学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趣味实践,为栖霞街道周边社区的30余名小学生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探索之旅,在宣纸上种下了文化的基因。

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首堂文化课《汉字的前世今生》正式拉开帷幕。首堂文化课《汉字的前世今生》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拉开帷幕。老师通过动态汉字演变动画,将甲骨文"日"字中跳动的光斑、金文"水"字里蜿蜒的波纹等象形奥秘娓娓道来。通过讲解、图片与互动,追溯汉字从图形到符号的演变脉络,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历史印记与古人智慧,筑牢文化根基。

在《笔墨纸砚的秘密》实操环节。在这节课里,孩子们手持毛笔,跟着老师学会了如何握笔,学习了毛笔的选材与保养、墨的浓淡变化、宣纸的特性分类与造法及砚台的研墨技巧,也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制作毛笔和墨时的艰辛,在随后到来的基础笔划练习中,更加的用心爱护毛笔,不随意浪费墨汁,稚嫩的笔触与墨香交织出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书法家的成长之路》文化课中,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书法家颜真卿,通过故事讲解和视频讲解的方式给大家讲述了颜真卿的一生,紧接着带领孩子们一同临摹了《颜勤礼碑》。

次日,孩子们迎来了《我的第一幅书法作品》创意课中,学员将所学笔法应用于创作;书写出自己的名字,同样的,为后续的“书法艺术嘉年华”展示课提供作品展示平台,增强学习成就感,老师还带领孩子们赏析了众多书法作品,让孩子们明确了今后的练习标准与方向。

压轴课程《书法手工小达人》引导学员将书法与手工结合,利用超轻粘土书写文字制作书法文创,延伸艺术应用场景,创意课堂掀起活动高潮。指导教师介绍,指导孩子们用彩色粘土塑造汉字形态,从勾勒笔画轮廓到调整结构布局,把书法的线条美转化为立体的手工艺术,用粘土的质感展现汉字的独特韵味,感受书法与手工结合的别样乐趣,这种跨学科实践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墨趣童行字得其乐"小学生书法教育推广团通过开设《汉字的前世今生》《书法家的成长之路》《笔墨纸砚的秘密》《基础笔法练习》《书法手工小达人》等文化、实操课,深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系统提升书写规范,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为期两天的活动在孩子们展示的百米书法长卷中圆满落幕。看着自己从歪歪扭扭到渐成规模的字迹,不少孩子表示要继续练习书法。家长们则对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赞不绝口:"既解决了暑期看护难题,又让孩子真正学到了传统文化精髓。"这场墨香四溢的文化实践,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陆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