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农商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41,429.95万元,较2024年同期726,662.33万元稳步增长;营业利润366,363.08万元,较2024年同期341,724.49万元同比提升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040,278.21万元,较2024年同期-2,123,623.57万元实现根本性改善。在复杂经济环境下,江南农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依托稳健风控与高效数智赋能,交出“规模稳增、质量向好、韧性增强”的半年答卷。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普惠服务扩面提质
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江南农商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行之本,紧密对接区域战略,优先将信贷资源投向先进制造业、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投放。
从行业投向看,制造业是重点支持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0405652.54万元,占贷款总额27.32%,为各行业之首;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6496565.82万元,占比17.05%,有效保障产业链上下游资金流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2916409万元,占比7.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2783360.80万元,占比7.31%;建筑业贷款余额2689896.40万元,占比7.06%,这些资金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普惠金融领域,江南农商行坚持“做小做散”战略,通过机构优化与服务深化不断下沉服务重心。2024年3月,复设小微贷款事业部,专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达812.07亿元,“阳光贷”预授信金额达532.46亿元;2025年上半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推进“阳光贷”优质客群专项营销,核心企业认定数量、链上企业新增用信实现“双突破”。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该推出差异化融资方案;针对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分散客群,依托零售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户摸排需求、精准对接服务。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型金融服务已覆盖常州全域,并延伸至苏州、淮安等异地区域,197家分支机构成为服务普惠客群的“前沿阵地”。
负债端以“稳存量、拓增量”为核心,优化资金结构。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对优质客群实行“名单制”管理;强化对公客户资金回笼结算管理,以“存贷联动”提升资金归行率。贷款投放分散度良好,前十名单户贷款客户均为正常类,合计余额116,480.95万元(母公司口径),占贷款总额仅3.06%;最大集团贷款客户余额402,580万元,占比1.06%,规避单一客户风险。
多维度筑牢安全屏障,关键指标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江南农商行将风险管控作为“生命线”,通过完善机制、科技赋能、细化处置,实现全类型风险管控,关键指标保持优良。
信用风险管控上,打出“组合拳”。制定《信贷资产质量提升一揽子工作方案》,对大额风险及不良贷款“按户施策、联合化项目化管理”,创新渠道化解零售普惠小散类风险;建立“重点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挂片督导机制”,行长室参与、挂片部室推进,按月计划、按周落实、每月复盘。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28%,较2024年末1.32%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2.91%,较2024年末229.71%提升3.2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166,120.49万元,风险抵御力增强。贷款五级分类中,正常类占比96.31%,关注类占比2.42%,次级、可疑、损失类占比分别为0.61%、0.19%、0.47%,资产质量结构稳定。
流动性风险管控建立“监测-预警-调整”流程。截至6月末,该行流动性比例61.87%(监管最低要求25%)、流动性匹配率160.34%(监管要求100%)、流动性覆盖率149.18%(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4,566,680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3,061,254万元)、净稳定资金比例142.86%(可用稳定资金40,867,297万元,所需稳定资金28,607,143万元),各项指标均处安全区间。
操作风险与合规管理上来看,上半年废止制度65项、修订130项、新增19项,建立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开展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梳理业务流程161支(新增26支),重检关键风险指标80个;依托“员工账户监测模块”“十种人”排查模块开展常态化排查,深化网格化管理与“员工互保联保+合规基金奖惩”机制,按月开展“合规日”活动;优化系统实现责任认定全流程无纸化,推动“智慧合规”落地。
资本管理上来看,截至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3,719,606.86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46%;一级资本净额4,319,388.06万元,一级资本充足率12.14%;资本净额5,330,513.84万元,资本充足率14.99%,均满足监管要求,为业务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科技驱动业务升级,支撑经营高效运转
2025年上半年,江南农商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人+数字化”双向赋能格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全流程效率提升,注入“科技动能”。
数字化营销领域,该行聚焦“精准化、场景化”构建三大模式:精准营销依托客户画像匹配产品与需求;服务精准营销优化线上流程提升体验;分销裂变营销借助社交传播扩大覆盖。人工智能技术已普及至办公、营销、运营、信贷、研发等领域,尤其在算法、算力、数据应用上突破。例如信贷业务上线“大模型平台识别产权证及线上化授权管理功能”,实现产权核验与授权线上化,缩短审批时间;风险预警领域推进“风险预警系统、贷后管理平台与信贷集中平台”互联互通,实现风险信息共享,提升响应效率。
风控数字化方面,通过系统优化强化全流程管控。贷前强化客户身份系统校验,防范虚假身份风险;贷中实现“新增贷款资金违规流向中介、关联方”系统全流程提示管控,遏制资金挪用;市场风险管理开发手机端“市场风险日报”功能,新增20个系统检核项、优化51个,自动监测限额,提升管控实时性。
内部运营数字化上,加快推进“智慧办公”与“精细管理”。财务领域围绕营收目标加强预算管理,按月通报分析;信息科技领域以《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聚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运维,保障重要系统稳定。报告期内未发生业务数据丢失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科技风险可控。
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业务效率,更赋能客户服务。例如该行通过优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功能,实现大部分零售业务“线上办、掌上办”;在对公业务中,简化开户、授信等流程,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一次提交、全程网办”,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时间成本。
从半年报可见,江南农商行“聚焦实体、严控风险、数智赋能”的三维发力路径成效显著,不仅推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稳步增长,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更实现信贷资源精准投放、风险指标持续优化、数字化效能全面释放。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这些举措既保障了自身业务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健运行,也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