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4.72亿元,净利润2.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亿元,经营韧性持续显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半年研发投入6224万元,同比增长41.49%。这一数据不仅彰显出光明乳业坚定推进技术驱动战略的决心,也成为其突破行业瓶颈、实现品质升级的核心引擎,为乳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研发投入加码,锚定全产业链技术攻坚
在乳业竞争焦点从“规模比拼”转向“价值竞争”的当下,研发创新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生命线。2025年上半年,光明乳业战略性加大研发资源倾斜力度,聚焦“从牧场到餐桌”全链条关键环节,以“靶向式”技术突破为导向,确保每一笔研发资金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筑牢品质根基。
在产业链源头的种源技术领域,光明乳业深耕多年,依托自主研发的胚胎培育技术,持续优化优质种牛选育体系,为提升原料奶的蛋白质、活性营养物质含量奠定基础——这正是其旗下光明优倍等明星产品品质持续领先的“源头密码”。上半年,光明乳业在核心种源技术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培育出综合育种值(GTPI)3000 以上种公牛48头。其中,种公牛“冠军侯”(CHAMPION,编号 309HO24186)GTPI 高达 3389,成功跻身全球种公牛排行榜第92名,成为中国首头进入国际百强的本土种公牛,创下“全国唯一、历史首次”的里程碑。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乳业核心种源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为行业自主可控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此外,光明乳业胚胎实验室也于上半年顺利投运,累计生产胚胎104枚,为未来优质种牛培育奠定坚实基础,从源头保障原料奶的高品质与可持续供应。
产品创新发力,完善全生命周期营养体系
依托国内乳业唯一的“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将研发投入高效转化为契合市场消费趋势的创新产品。2025年上半年,围绕“新鲜、营养、健康”核心需求,光明乳业累计推出27款新品,覆盖常温奶、低温奶、发酵乳、调制奶粉及冷饮等多个品类,包括光明新鲜牧场A2INF牛乳、纳滤高蛋白如实、芦荟多多风味发酵乳、光明优加益固、舒睡调制奶粉等,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场景下的人群营养需求。
其中,针对当下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负担”乳制品的需求,光明乳业应用纳滤浓缩技术推出升级款光明优倍5.0超鲜牛乳。该产品将优质乳蛋白含量提升至5g/100ml,同时有效减少钠摄入,更富含300mg/L活性免疫球蛋白,为消费者提供更强保护力,成为低温鲜奶赛道的“营养标杆”。面向儿童、中老年等细分人群,光明乳业研发团队结合其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推出添加原生DHA、钙吸收促进因子的专属乳制品,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营养守护”产品布局。这些创新产品一经上市便获得市场青睐,充分印证了研发投入对产品力提升的直接拉动作用,也凸显出光明乳业对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与快速响应能力。
体系化支撑完善,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
光明乳业的研发创新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建立在完善的研发体系与人才梯队之上。2025 年上半年,光明乳业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与“人才培养”两大支撑,为科研能力持续赋能,构建起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光明乳业深化与江南大学、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围绕“益生菌改善儿童健康”“乳制品与认知功能保护”等前沿课题开展联合研究,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目前,双方合作开展的“益生菌发酵乳改善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为儿童健康领域提供全新的乳制品解决方案。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光明乳业持续联合高校开设“光明班”,定向培养乳制品研发、食品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研发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截至2025年6月,光明乳业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人员保持高度稳定,为企业可持续创新构建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面对乳业供需结构变化与市场竞争加剧,光明乳业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消费场景,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助力行业升级与国民营养水平提升。从种源突破到产品创新,再到研发体系完善,光明乳业正以科研硬实力重塑企业竞争力。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与创新生态的日益完善,光明乳业将进一步巩固乳业领先地位,以科技赋能产品与行业变革,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乳品选择,让百年品牌在科技浪潮中焕发新生,助力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与国民健康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