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一周热点 > 正文
江苏溧阳“零碳园区”产学研典范案例亮相联合国能源舞台

9月1日至5日,联合国亚太能源周暨第二届全球能源转型青年之声总决赛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活动期间,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青年志愿者联合江苏溧阳高新区,向全球展示“零碳园区”产学研合作示范案例,阐释了江苏在“零碳”技术实践与推广方面的前沿探索与可行路径。该案例凭借其高度的创新性与显著的可复制性,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广受国际社会关注。

作为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 ESCAP)主办的重要年度机制性活动,亚太能源周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具有较高权威性与影响力。本届能源周聚焦清洁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议题,通过“全球能源转型青年之声”竞赛、产研对话论坛及政府间能源政策会议等多种形式,为亚太及全球能源发展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能源企业高管、科研机构专家及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路径,共谋发展未来。

在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边舞台上,南京审计大学与溧阳高新区携手推出的“零碳园区”合作项目,充分展示了江苏省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制度优势。该园区以“赋能净零未来”为目标定位,聚焦建设产业园区型、绿色工厂型、智慧运载型、智慧楼宇型、和美乡村型五大“零碳”微电网创新示范场景,探索多元化碳达峰路径和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方案,为我国乃至全球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江苏样本”。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孙杨教授表示,该案例是高校、园区、企业和政府多方合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典范成果。研究院在项目中负责提供碳排放核算模型、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和路径优化建议,为园区“零碳”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园区企业则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工程化实施方案;地方政府则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与资源统筹,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支撑,形成了全链条闭环式协同体系。

该合作项目不仅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还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知识转化,打造出一批具有绿色转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更重要的是,其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路径,已成为其他地区建设“零碳”园区的参考范式,充分彰显了江苏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制度优势与创新能力。

放眼未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以江苏溧阳“零碳园区”为代表的产学研融合模式,正成为推动地方绿色转型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抓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深度融合机制,将持续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责编:陈公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