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论见| “刘老庒连”旗帜上的“庒”多了一点?在历史细节中触摸永恒的荣光

九三盛大阅兵,令人回味无穷。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中,“刘老庒连”战旗的“庒”字多了一点。经记者查证,这并非笔误。因为当时的书写习惯,旗帜上的“庄”字就多了一点“庒”。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受阅战旗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不仅是对历史原貌的尊重,更是对先烈精神的郑重传承。

这一点之添,重若千钧,令人动容。1943年,在江苏淮阴刘老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的82名战士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浴血奋战12个小时,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员壮烈牺牲。82名英烈的生命定格在那个春天,这面战旗,浸染着他们的热血,也镌刻着“血战到底”的誓言。“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战旗上的每一笔,都是历史的刻痕;那多出来的一点笔墨,蘸着的是一个民族永不干涸的热泪与敬意。

一面战旗,一个传奇。80面旗帜,涵盖陆海空三军,来自五大战区,每一面都凝聚着不朽的功勋。从“狼牙山五壮士”到“平型关大战突击连”,从“杨靖宇支队”到“华南游击队”……鲜红的旗帜背后,是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它们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到钢铁雄师的辉煌历程,更昭示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永恒军魂。战旗猎猎,如号角长鸣,提醒我们:今日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日的强大,是因为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砥砺前行。这盛世,已如他们所愿。

守护历史细节,是对英雄的告慰,也是对历史的敬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肆意歪曲历史、贬损英雄、消解崇高,侵蚀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对青少年的危害尤为巨大。战旗上的每一个符号,都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当年轻网友为这一细节热泪盈眶,当无数人自发传播这段史实,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对精神根基的自觉守护。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像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铭记历史、正视历史,这个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战旗映心中,精神亦永存。新时代的青年,接过英雄的战旗,也接过了历史的使命。从朱日和沙场的硝烟到维和任务的艰险,从抗洪救灾的前线到科技强军的前沿,当代青年正以行动诠释着战旗背后的精神力量。战旗上的“庒”字,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英雄的精神永不褪色;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传承的使命始终在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庒”字上的这一点,凝结着历史的荣光,饱蘸着一个民族对英雄的永恒礼赞。让战旗永远飘扬,让英雄的血脉永续流淌,这是一个民族向着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陈立民)

责编:苏群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