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今晚,他们在南京奥体为“苏超”开场!

“冲、冲、冲、冲、冲,心中有热爱,点燃起梦想,足尖生风采,冲、冲、冲、冲、冲,胜利在前方,我们奔向未来,趁年少火力全开!”今天,“苏超”第11轮南京队对战徐州队的比赛开赛前,在激情四射的南京校园足球主题曲《火力全开》歌声中,来自南京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150名足球小将活力登场。他们分为5队,身着统一队服,精神抖擞地散布在绿茵场上。记者获悉,这首《火力全开》由南师附中毕业生李子涵同学就读于南师附中期间创作完成。今晚,南京市教育局特别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在主席台观赛,并通过大屏对优秀工作者进行介绍。

霸气开场!星光点点致敬人民教师

传球、颠球、对抗……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金陵汇文学校、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游府西街小学浦口分校、南化第四小学等学校的足球小将们用娴熟的足球技能,展示出南京校园足球朝气蓬勃的风采。

开场前,由天景山小学、龙都小学等学校师生共同组成140人的展演队,进行《鼓舞金陵》表演,大鼓沿跑道直线拉开,球场中分别由学生小鼓组成大三角阵型和教师小鼓组成大半弧阵型,演出师生以鼓为心,分别面向球场四周展示。当现场响起青春激昂的亚运主题曲《为梦想加油》,南化第四小学、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的学生集体舞团队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律动舞蹈,展现了南京教育的青春与活力。

中场时间,在南化第四小学、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中华中学等学校120名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合唱《长大后就成了你》中,全场观众在主持人的带动下打开手机电筒,并与师生合唱团齐唱歌曲,跑道上多条铺开的绸带跟随音乐律动,形成“童心母爱满天下”字样,星光点点致敬人民教师。

长期以来,南京市校园足球一直秉承“小足球、大教育”的综合育人理念。自2021年、2023年南京市先后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以来,围绕2024年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方案(2024—2029年)》,南京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调研,推进改革举措。

今年,南京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至此,南京市被确定为江苏省足球领域唯一“三挂牌”城市。南京校园足球正持续蓬勃发展,步伐坚定地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此次也派出了30人队伍参加现场展示。“能有机会站到‘苏超’赛场进行展示,我非常兴奋,也很自豪。”该校初三(6)班学生李乐城说,“我从二年级开始踢足球,如今是校足球队的一员。‘苏超’的吸引力太大了,我身边的同学都在关注。未来我也希望能有机会站到‘苏超’的赛场上,为南京队争光。”

“我们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了三个类型的足球特色课程,包括面向大多数的普及融通课程、面向有兴趣群体的提优扩容课程以及精英培优课程,这三类课程兼顾普及和提高、兴趣和发展方向,让学生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党委书记张小兵说,“这次展演是队员们平时训练成果的集中展示,他们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最近还主动要求加练。今天学校30名队员表现非常出色,技术娴熟、配合默契,展现出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

南京校园足球梯队完整,人才辈出

据统计,南京市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94所、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10所,全市21所优质初中面向市、区两级进行足球特定类型招生,14所优质高中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长生,逐步建立起覆盖大中小学的足球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在保障方面,近五年南京市新扩建学校运动场地133.3万平方米,新建约180个校园足球场地;每年投入近100万元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35万名师生购置市级校园足球专项保险,有效解除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目前,南京市常年参加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人数不低于20万人次。

2024年5月,江苏青年女足代表中国二队出战,获得首届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冠军,其中队员石欣芮等5名球员来自南京江浦高级中学。2024年“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职校组中,南京市一举包揽所有组别冠军,实现全满贯。

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南京市22支学校代表队参赛,共有12支队伍跻身成绩排名榜前八,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荣获小学男子甲组冠军,实现历史性蝉联;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浦口分校荣获小学男子乙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前六名,南京市占据半壁江山。

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足球队在2025年度“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决赛中夺魁,蝉联该组别冠军。

与此同时,南京市多名运动员入选各年龄段“国字号”球队,不少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在2025年高校体育特长生(含足球)招生中,南京市成绩突出,近20名学生被顶尖“双一流”高校录取,其中近10人跻身C9高校,另有近200人凭借体育特长(含足球)升入理想高校。此外,在“苏超”联赛南京队的50人大名单中,有22名球员出自南京市校园足球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足球青训体系的成效。

如何构建全国校园足球“南京范式”?

当下,中国的校园足球如何发展”,已成为开源问题。科教名城南京正规划新一轮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计划,力争为全国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改革经验和范式。

针对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瓶颈性体制机制问题,南京明确了近阶段五项重点工作,打造实现质量监测、人才培育、竞赛锤炼、师资储备、升学保障的五维良性生态系统。

其中,质量提升工程”将实施星级动态评价体系,建立特色学校、师资队伍和优秀运动员的量化评价与晋级通道。充分调动和激发学校抓实抓好校园足球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激励师资提升业务水平,持续帮助运动员提高综合能力。

数字管理赋能”致力于开发信息化智数平台,形成成长跟踪机制,集成运动员和教练员等人员专属档案、运动损伤数据库、学业发展轨迹等多维数据,构建全国首个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发展指数模型,指导教学、招生和评价。

创新赛事体系方面,南京将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出升降级”的南京市校园足球周末联赛,计划两年内覆盖全市所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学前教育阶段创新开展游戏化积分制足球活动,分区主题化开展周末挑战赛。

提升师资力量方面,南京将率先在全国启动探索解决符合条件的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进编路径”试点工作。今年南京江北新区计划拿出10个教师编制先行先试,浦口区、鼓楼区等也在积极研究方案。

搭建升学通道方面,当前南京市正在推进4项重要升学通道的突破性举措,即职业学校转型新型足球学校,与高校达成5+2”升学直通;普通高中与体育院校本科教育3+4”贯通培养;市直属高中集团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人才培养6+3+3”通道。力求通过多通道搭建,多渠道引流,为不同特质、不同专长、不同水平、不同青训体系的足球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成才之路,形成人才培养立交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程笑

责编:程晓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