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日报评论员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抗战胜利的根本动力,深刻启示了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在省委召开的座谈会上,省委主要领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有外国记者到新四军采访,对新四军如何在平原水乡立足十分诧异,询问“江抗”澄锡虞地区办事处主任顾复生:“这个地方没有山和青纱帐,你们怎么隐蔽自己、对付敌人呢?”得到的是意味深长的回答:“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靠山和青纱帐”。的确,新四军东进之初,人地两生、异常艰难,但后来在日、伪、顽内外夹击中纵横驰骋、一路壮大,正是因为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在无山岳可凭、无险要可据的平原水网地带,筑起“华中人民的长城”。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紧紧依靠人民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时代。江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入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扎实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归根结底,我们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对人民最好的回报、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当前,我们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快促进共同富裕,努力让全省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只有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实现中,在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中,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大道之行,人民至上。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共同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根本原因。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