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青年代表座谈会前,为啥先换掉了茶杯

近日,记者参加江苏某区召开的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座谈会。大家刚入座,区委负责人就发现,青年代表面前摆放的是一次性纸杯,而区领导桌上放的则是瓷杯子,当即要求会务统一标准,将与会人员的一次性纸杯全部换成瓷杯子。

统一茶杯,体现的是平等对话、自在交流,其背后,是开门纳谏、引才聚才的诚意。记者注意到,纸杯撤换后,会场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拘谨感和距离感大大降低。19名青年代表畅所欲言,提出许多中肯而又“辣味”十足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从下午2点持续到晚上8点,大家依然意犹未尽。该区人才部门负责人感慨,原以为工作已经做得挺好,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漏,光大家的意见建议就在笔记本上记了十多页。

纳才与纳谏相似,要用力,更要用心。记者注意到,近年不少城市持续升级人才政策,补贴等待遇甚至已到“顶格”。但同时也出现了“鸟大离巢”现象——一些城市陪伴人才走过“成长期”,当“雏鹰”变成“雄鹰”,但在面对其他城市开出的更高“价码”时,却选择了高飞远走,给所在城市留下无尽怅然。

人才流动,有着发展机遇、家庭关系等种种考量,但能否与城市建立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记者采访过一对从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级走出家乡的博士夫妻,他们有很多选择,可以回老家河南,也可以去北京、上海等城市,但他们却把家安在了南通,还义务当起“引才大使”,引荐自己的校友到南通创新创业。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里把他们当家人。有一年因为特殊原因,他们无法回老家过春节,当地人才部门负责人将他们带回家,不但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带着他们走亲访友。

为什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乡愁的源头,是情感和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苏轼讲,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就是一种认同。要建立与人才更加持久、更有黏性的链接,城市可在刚性的政策之外,给予人才更多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不一定制度化、指标式地要求相关部门每年看望人才多少次、和人才联系多少回,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在人才最有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消除隔阂感,真正把“你和我”变成“我们”。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才能成其久远。江苏也有很多“鸟大不离巢”的佳话。从乡镇砖瓦厂起步,中天科技已成长为营收超千亿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依然保留在如东县河口镇中天村的“根脉”。在无锡市东北角,面积仅85平方公里的锡山区东港镇,集聚着7家主板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由此可见,座谈会前先换茶杯,是小事,也不是小事。

(徐超)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