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乐享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这家成立至今仅10个月的新锐企业,凭借“家庭通用小具身机器人”的差异化定位优势完成三轮融资。从天使轮到Pre-A轮,乐享科技如何用技术重构家庭场景?资本为何持续加注?答案藏在团队基因、产品创新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耦合中。

95后创始人领衔,硬核团队的技术纵深
乐享科技的创始团队堪称“学霸军团”,创始人郭人杰1997年出生,15岁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24岁成为追觅科技中国区执行总裁,三年内带领团队实现年营收从0到60亿元的突破。2024年12月,郭人杰携核心团队创业,其团队有具备扫地机器人行业20年经验的CTO和12名运动控制领域博士,形成“技术极客+商业实战”的复合能力。
“创新+经验”是乐享科技的人才宗旨,为保证技术的领先与量产能力,大量年轻创新技术人才的引入,为团队注入持续的“创新”能力。此外,乐享科技还有以扫地机器人为主的成熟机器人行业背景的工程化团队,构筑了“经验”的基座,这种组合让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可能。
目前,企业核心技术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智能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方向的硕博人才组成。截至2025年4月,公司员工数超过30人,研发占比高达85%。
从Z-Bot到W-Bot,重新定义家庭机器人
乐享科技认为,消费级机器人的突围关键,在于跳出传统功能叠加范式,进入以“情绪价值”为核心驱动的体验式AI新范式,因此他们的产品矩阵直击家庭场景痛点,并针对室内及“室内+户外”两种家庭场景,已经完成了两款产品平台的开发。

还有一款50厘米高、拥有18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一款可在“室内+户外”切换运行的履带式机器人“W-Bot”。两款产品均基于公司自研的意识仿生模型,在运动控制、语音交互、环境适应与场景理解能力方面建立了差异化优势。
不久前,乐享科技的W-botWAWA自动露营机器人正式开启预售,掀起一波科技露营新风潮。记者注意到这款产品不仅具备强悍的全地形适应能力,可轻松应对草地、沙石、坡道等多种户外场景,更融合了智能交互与多功能娱乐体验——从AI跟拍、语音互动到户外音乐播放,它不仅是可靠的出行伙伴,更是增添乐趣的移动娱乐中心。
这也印证了创始人郭人杰对公司清晰的初始定位——做“消费品”机器人,核心目标是让前沿技术产品从“实验室爆款”真正走进家庭,成为“家庭标配”。
钟鼎资本押注:供应链生态的深度赋能
作为Pre-A轮领投方,钟鼎资本的决策逻辑值得深究。这家管理规模超300亿元的机构,长期聚焦供应链效率提升,曾投资货拉拉、G7等物流科技标杆。此次投资乐享科技,钟鼎看中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其与供应链生态的协同潜力。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占比超25%,年复合增长率达25%。
资本的持续加注,进一步验证了市场信心。从天使轮到Pre-A轮,乐享科技的投资方阵容涵盖IDG资本、经纬创投、锦秋基金等一线机构,形成“技术+产业+财务”的多元赋能体系。
当消费市场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连接”,在这条充满想象力的赛道上,乐享科技如何在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中平衡,我们拭目以待。
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