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青山迎忠魂,精神永传承

□李群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9月12日向中方移交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这是祖国对英雄儿女跨越七十余载的深情召唤,是祖国对铁血忠魂最庄严的礼赞,更是历史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最铿锵的回应。

七十多年前,鸭绿江畔战鼓擂响,百万志愿军将士怀揣“保家卫国”的壮志,毅然跨过江去。彼时,强敌环伺、装备悬殊,他们却用“钢少气多”的信仰,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铸就“冻僵仍保持冲锋姿态”的钢铁军魂,在炮火连天的上甘岭凿出“寸土不让”的血肉长城。他们中,有人未满十八便扛起钢枪,有人告别妻儿奔赴疆场,最终将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这30位即将归来的烈士,正是那千千万万英雄的缩影,他们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把祖国护卫在身后,将炮火挡在了国门之外。

自2014年起,中韩双方已连续多年开展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一批又一批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跨越千山万水,回到祖国的怀抱。每一次的交接,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重逢,是祖国对英雄儿女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历史的郑重铭记。英雄们在当年为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毅然决然地踏上异国他乡的战场,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挥洒在那片土地上。如今,他们归来,虽迟但到,祖国以最高的礼遇迎接他们回家,这是对英烈的尊崇,更是向全社会传递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强烈信号。

30位英烈即将归来,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从异国他乡到故土家园,跨越70余年的“回家路”,既是对历史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召唤,召唤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斗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英雄的故事。

每一次遗骸交接,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信仰的传承。当年轻一代亲眼见证战机护送忠魂的震撼场景,亲耳聆听志愿军烈士的英勇事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便会在血脉中激荡,那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忠诚,是“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勇气,是“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骨气!

烈士遗骸交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在新时代,我们享受着和平与繁荣,但绝不能忘记,这一切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烈士遗骸的回归,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们以迎接烈士遗骸为契机,将这份对英雄的崇敬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英雄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责编:陈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