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商企 > 正文
牙周疾病年轻化,预防口腔“早衰”刻不容缓

“人未老,牙先衰”、“人到中年牙齿松动正常吗?”、“中年人居然开始掉牙了”……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关于中年掉牙的讨论,过去的只有老年人会关注的“老掉牙”问题,到了今天似乎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困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保健科教授、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秘书长荣文笙表示,牙齿提前松动和脱落,大部分情况下是牙周出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牙周疾病年轻化,口腔“早衰”时代到来

近日,荣文笙教授在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接受媒体访问,就牙周疾病年轻化问题进行了科普。

荣文笙教授介绍,牙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症。近30年来,我国成人牙周病的疾病负担日益严重,相较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35-39岁人群的牙周炎发病率和40-44岁人群患病率的上升幅度更高,牙周病的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并且未来牙周病的发病率可能继续增长。

根据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成年人重度牙周炎患病率30.5%。牙周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可破坏牙齿的支持组织,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疾病的年轻化,会造成很多人过早牙齿脱落,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荣文笙教授表示,“同时,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一趋势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

关于牙周疾病年轻化的原因,荣文笙教授表示,不彻底的口腔清洁是导致牙周病的一大因素。同时,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也是牙周病的风险因素。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只有36.1%的成年人每天会刷牙两次,而仅靠单纯刷牙只能清洁约25%的口腔面积。不彻底的口腔清洁留下的细菌会形成菌斑,进而导致龋病和牙周疾病,这也是危害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最为常见的两种口腔疾病。

目前,中国35-44岁居民的牙龈出血检出率接近90%2。可以说,口腔“早衰“的威胁已经悄悄来到大部分看似健康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身边。

刷牙、牙线、漱口水,全面口腔护理预防牙周疾病

谈及如何预防牙周疾病,荣文笙教授指出,控制牙菌斑是预防牙周疾病的核心。结合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大家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口腔清洁,降低牙周疾病、龋齿等风险。

在最新发布的《常见轻微病症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和《用好漱口水,促进口腔健康》专家共识中,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被推荐为口腔全面护理的三部曲,日常使用含精油等成分的功效漱口水也成为应对牙龈炎、口臭等口腔轻微病症的关键步骤之一。近日,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全国爱牙日”核心信息中,也推荐了使用漱口水清除牙菌斑、促进口腔清洁。

精油漱口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年来得到充分验证,适合长期使用,它的有效性也获得了国际专家的广泛认同。在刚刚结束的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欧洲牙周研究小组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面及感官综合健康研究院院长Maurizio  S. Tonetti阐释了欧洲牙周联盟(EFP)S3级临床指南中I–III期牙周炎治疗的核心建议。

根据指南,控制牙龈炎症的基础是去除牙菌斑。含有特定的活性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如精油漱口水等,被推荐用于帮助牙周炎患者控制牙龈炎症。

“目前,全社会的口腔健康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希望大家能及早养成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每天做好口腔护理三部曲。不要等到牙齿松动、脱落了才想到补救,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荣文笙教授告诉记者。

以科学重塑消费者的口腔健康行为

除了口腔健康的建议,荣文笙教授还和媒体分享了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推动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些进展。2025年,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在科赴的支持下成立“科健口腔”公益专项基金,通过专业人士培训、促进医学交流探讨、在企业设置口腔健康角等行动,提升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的口腔健康认知。

作为全球消费者健康领导企业,科赴旗下漱口水李施德林已在口腔健康领域深耕146年,其特有的四大精油配方能够有效渗透和瓦解牙菌斑。研究证实,与单刷牙和使用牙线相比,增加使用李施德林精油漱口水可以5倍瓦解牙菌斑。

秉承科学为本的理念,李施德林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于2025年推出十效全护精油漱口水,满足瓦解牙菌斑、修护牙龈、预防蛀牙、强健牙齿等十大口腔健康需求。

近日,李施德林在被誉为“牙科奥林匹克”的2025年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重磅亮相,携手中外权威专家,支持举办“从指南到临床实践:重塑牙周护理×漱口水新范式”专题论坛、传递精油漱口水对预防和干预牙周疾病的重要价值,为口腔专业人士和消费者带来重“漱”健康口腔的新主张。

同时,李施德林将携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等权威机构和口腔健康专业人士,通过推动学术交流、开展口腔健康专项行动,提升全社会的口腔健康素养,降低口腔问题的风险,为推动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