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9月10日,东珠生态(603359.SH)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宣布拟以“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89.49%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这家传统生态修复企业将切入卫星通信赛道,实现战略转型。受此消息影响,东珠生态股票在9月10日复牌后开盘即涨停,全天未打开涨停板。

根据预案,东珠生态拟向史焱、李江华等20名凯睿星通股东购买其合计持有的89.49%股份。股份发行价格定为5.47元/股,较停牌前8.38元/股的市场价格折价约35%。司还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补充标的公司流动资金及支付交易相关费用。
公开资料显示,凯睿星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研发、设计及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业务覆盖卫星通信基带产品、终端产品、网络管理系统及应用系统四大板块。技术实力方面,凯睿星通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68项。公司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包括“神舟系列飞船搜救”、“地月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星网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等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
凯睿星通近年业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2.58亿元、1.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5.16万元、4150.01万元、781.64万元。
东珠生态长期以来聚焦生态修复与治理服务,业务涵盖生态湿地、市政景观、矿山修复等领域。然而,受行业竞争加剧、项目回款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东珠生态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15亿元和6.30亿元,合计亏损额达9.45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08亿元,同比下降23.04%,净利润亏损953.9万元。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27.11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3.76亿元,呈现断崖式下跌。在这种背景下,东珠生态亟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凯睿星通所处的卫星通信与空间信息技术领域,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的高增长期。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政策层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推动卫星应用与行业深度融合。目前,凯睿星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应急管理、公安、消防、石油、煤炭等对通信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对于这场跨界并购,东珠生态在公告中表示,双方技术与业务场景存在天然耦合可能。公司可在生态项目远程感知、林业碳汇项目的实地验证、应急指挥系统部署等领域实现深度协同,加速从传统工程企业向“生态+空间技术”融合平台型公司的转型。东珠生态在生态修复与林碳开发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在诸如森林资源监测、防灾应急、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对空间数据与通信服务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而凯睿星通则具备直接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
9月10日,东珠生态股票在停牌1个交易日后复牌,开盘即以9.22元/股的涨停价报出,全天未打开涨停板。市场人士分析,若整合工作顺利推进,东珠生态有望实现“1+1>2”的效果。一方面,凯睿星通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另一方面,东珠生态可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升级原有生态业务,提升项目附加值,同时依托新业务板块改善盈利结构。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东珠生态账上货币资金约2.65亿元,短期借款约3.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72%。此次跨界并购能否帮助公司成功实现战略转型,仍需市场检验。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