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明年还种你们培育的品种!”

“今年我种了1300亩甜菊,每亩能收到450公斤!”9月1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的甜菊种植户鲜代化蹲在田间,看着收割机将甜菊叶片收拢,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此刻,他的手机收到了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原海燕发来的消息:“测算的糖苷含量不错,后续加工能卖好价钱!”

这几天,原海燕和同事们正奔波在霍城县、伊宁县等地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多地的甜菊陆续进入集中收割期,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

伊犁农户过去多以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益微薄,后来有农户尝试种植甜菊。新疆日照时间长,种植甜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营养生长期长,叶片产量高、品质好。但鲜代化回忆,2013年他试着种了20亩甜菊,却因不懂技术,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那时的伊犁,甜菊种植零散,缺乏优质品种和科学管理,还常常被病虫害、晾晒等问题难住。

当时,不少农户对甜菊的价值认知不清晰——这种原产于国外的植物,叶片含有甜味成分甜菊糖苷,甜度可达蔗糖的300—400倍,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且在人体内几乎不参与代谢,是天然的“零卡”甜味剂,所以在当前食品、药品工业中需求旺盛。

转机始于江苏援伊的“帮扶”。作为国内最早引进甜菊的科研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自2012年起就把甜菊种植技术带到新疆和静、石河子等地。去年,在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支持下,研究所将最新选育的“中山9号”引入霍城县试种。这一品种不仅适配北疆140天的生长期,亩产干叶量比普通品种高30%。更关键的是,其优异的糖苷含量达普通品种的近3倍。“要知道,甜菊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糖苷含量,含量越高,加工出的成品价格越可观。”原海燕告诉记者,这无论对当地农民还是加工企业都是利好。

“种了江苏专家的新品种后,老师们会经常上门指导,用通俗的语言教我们如何防病虫害、调整肥料用量,产量明显上去了。”鲜代化至今感激。

让“甜蜜产业”更甜!如今,在伊犁河谷,甜菊已从“小作物”长成“大产业”。霍城县清水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新疆汇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起加工基地,去年甜菊糖苷产能突破千吨,总产值超2亿元,产品畅销美、韩、日等国际市场。

公司项目负责人肖文静告诉记者,通过“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他们不仅从农户手中收购高品质甜菊,还带动50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户均年增收11万余元。

夕阳下,霍城县的甜菊田绿意盎然。鲜代化掏出手机,给原海燕发去一张丰收的照片,配文:“明年还种你们培育的品种!”屏幕那头,很快发来一个点赞的表情。跨越千里的山海情谊,正随着这片甜菊田的丰收,愈发浓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晓琳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