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提升担当之能

农田里“长出”液体火箭研制基地,农药厂用地蝶变成科学城……近日,人民日报聚焦江苏高质量发展,为江苏干部敢为善为、担当有能点赞。无锡市梁溪区的干部,从对火箭卫星近乎“门外汉”起步,一头扎进航天知识海洋,最终对卫星构造、关键信息、供应商情况如数家珍;江阴市霞客湾科学城的地方工作专班,通过学习钻研,能与企业骨干围绕英才寻觅、项目选址、技术攻坚等专业话题深入交流。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只有不断提升担当之能,才能在面对复杂局势时保持清醒头脑,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机遇来临时,敏锐捕捉并牢牢把握;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沉着应对、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调“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是志向、能力、责任三者的统一。其中,担当之能,是连接“志”与“责”的关键,它将内化的志向转化为外化的力量,让“想担当”有了落地的底气;同时,它为履行职责提供能力支撑,让“尽好责”具备实现的可能。担当之能,是干事创业的硬支撑,它非与生俱来,亦非一劳永逸。面对技术浪潮奔涌、产业格局重构、风险挑战叠加,党员干部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提升担当之能,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这是时代交给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提升担当之能,学习是首要途径。党员干部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广泛涉猎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短板,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实践锻炼是提升担当之能的关键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主动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积极参与到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去锻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在攻坚克难中磨炼意志、锤炼本领。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创新思维也是提升担当之能不可或缺的要素。纵观古今中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者终究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革故鼎新者则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以创新驱动工作发展,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开阔的战略视野、精深的专业能力、坚韧的破题本领,担当就会沦为有心无力的空谈。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担当之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袁媛)

责编:苏群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