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汽车/新闻 > 正文
营收涨净利降 上半年上市车企盈利分化加剧

受销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车企营业总收入普遍迎来增长。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范围的18家上市乘用车车企(A股+H股)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6%,其中12家车企的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车企数量占比为66.67%。与此同时,车企净利润普遍承压,18家车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8亿元,同比下降9.18%。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不减,上半年多家车企的表现均符合预期,但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改善盈利水平,成为车企共同面临的挑战。

“腰部”车企加速追赶 竞争趋向多维度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18家上市车企营业总收入中位数为325.64亿元,平均数为718.84亿元,两项指标分别同比增加33.75%和14.16%,整个行业的营收情况呈现分化特征。中位数增幅较大,表明头部车企营收稳定增长、腰部车企营收增速更加迅猛,相关车企销量大增将“中间位置”整体抬高。

具体来看,零跑汽车(09863.HK)、北汽蓝谷(600733.SH)等车企营业总收入增速超过三位数。其中,零跑汽车同比增速最快。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营业总收入达到242.50亿元,同比增长174.15%,主要是由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战略合作、碳积分交易带来收入增加,以及整车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增加。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总交付量为22.17万台,较2024年同期交付量增长155.7%。

其次是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总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主要是由于整车销售增加推动收入同比增长。北汽蓝谷上半年实现销量6.72万辆,同比增长139.73%;其中,极狐品牌销量5.32万辆,同比增长198.06%。

从营收规模来看,比亚迪(002594.SZ)仍是行业龙头。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总收入达到3712.81亿元,同比增长约23.30%。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比亚迪当期营收增长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推动所致。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全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至13.7%。

不过,也有车企出现营收下滑趋势。东风股份(600006.SH)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0.31亿元,同比减少13.22%;广汽集团(601238.SH)营业总收入约为426.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88%;长安汽车(000625.SZ)营业总收入为726.91亿元,同比降低5.25%。

利润向“头部”车企集中 行业淘汰赛升温

近年来,依托于新能源技术及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车企盈利压力持续加大。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8家车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中位数为0.65亿元,同比降低89.11%;平均数为14.45亿元,同比减少9.18%。中位数大幅下滑而平均数下滑不足10%,表明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腰部及尾部车企普遍由盈转亏,将“中间值”大幅拉低;而头部车企仍赚走近八成利润。结合具体业务来看,头部车企凭借规模效应、成本下探,抗压能力较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能保持盈利;而中小车企在价格战、高研发费用、高折旧三重挤压下,盈利迅速“蒸发”,致使行业“淘汰赛”升温。

从绝对规模来看,比亚迪的净利润仍位居榜首。但是,比亚迪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虽然为23.3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11亿元,同比仅增加13.79%。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江铃汽车。2025年上半年,江铃汽车营业总收入为180.92亿元,同比增加约0.96%,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3亿元,同比降低18.17%。

图为18家车企营收净利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制图:郭新志

从盈利增速来看,赛力斯(601127.SH)等车企表现较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81.03%;主营业务成本由去年的472.72亿元降至438.75亿元。受营业成本降低影响,赛力斯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4.55%提升至28.84%。赛力斯对此解释称,主要系汽车销量下降及销售产品结构影响所致。

不同车企盈利情况大不相同。比如,有的车企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净利润扭亏转盈。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3万元,相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2.12亿元转为盈利。同时,由于销量增长释放规模效应,叠加成本管控、产品组合优化及其他业务收益等,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4.1%,较2024年同期的1.1%提升13个百分点。

还有部分车企的净利润由正转负。例如,广汽集团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16亿元转为亏损,其乘用车产品的毛利率为-6.86%,较上年同期减少7.90个百分点。

海马汽车(000572.SH)表示,公司目前面临几重风险挑战。一是公司的议价能力偏弱,在当前行业成本压力传导下,被动接受部分供应商更高的采购价格;二是订单生产不均衡,供应链管理复杂度上升,导致供应链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资金回款风险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出口业务规模。

乘联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已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8月的渗透率更是首次突破55%。目前,市场竞争仍旧激烈,提升盈利能力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价格战,随着汽车行业“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和各品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行业利润有望提高。(记者 郭新志 实习记者 李子莘)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