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第一课”之后:如何让情怀担当不止于开学典礼?

9月13日,在福耀科技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王树国以“做人要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为内容讲授大学“第一课”。这场讲话既是对青年学子的人生嘱托,更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精神引领。

对学子而言,“情怀”绝非虚无缥缈的情感抒发,而是扎根家国的价值追求:是目睹芯片、高端制造领域“卡脖子”困境时的忧患意识,是用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的自觉行动,是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决心。福耀科技大学依托实业而生,“以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使命刻入基因,校长的寄语,正是希望学子把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需求绑定,让科研跳出“小我”,拥有服务国家的广阔视野。

眼下,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我国前沿领域仍存技术瓶颈,这份“时代考题”亟待人才作答。王树国强调的“责任”,藏在三方面:课堂上钻研前沿的专注态度,实验室里恪守严谨的学术操守,面对难题时持之以恒的攻坚韧性。对学子来说,责任更要锚定产业需求,让技术脱离“空中楼阁”,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

产业发展从无坦途,从理论突破到技术转化,总要历经无数次试错。此时,“担当”便是穿越困境的力量。真正的担当,是遇技术壁垒不退缩的韧劲,是挑战权威定论的勇气,是受挫后重新出发的底气。学无止境,敢啃“硬骨头”,王树国对新生的“担当”期许,本质是希望年轻人摒弃“求稳避难”的心态:既要沉心做基础研究、甘坐“冷板凳”,也要勇于在应用创新中闯新路、勇“挑大梁”,在任何困难面前扛起重任。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番讲话绝非孤立的寄语,而是植根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宏观背景。近年多所新型高校诞生,试图打破传统办学模式,以培养适配时代需求的人才,福耀科技大学正是典型代表。在此语境下,王校长的话不仅是对新生的勉励,更成了新型办学理念的“注脚”:明确了新型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只为输送技术人才,更要培育兼具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时代建设者”。

当然,理念的价值终究要靠践行实现。如何将“情怀、责任、担当”从开学寄语的倡导,真正延伸为教育实践?如何构建适配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与校园文化,避免其沦为典礼上的“一次性鸡汤”?这些问题,需福耀教育者持续探索,更值得所有新型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深思。(胡安静)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