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青春“智造”!这艘“水上清道夫”载誉归来

在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上,金陵科技学院“多模态感知与边缘计算的智能清洁无人船系统”项目,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与硬核的工程实力一举斩获本科组铜奖。

在该校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吴有龙、徐楠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项目团队直面水域环保治理痛点,融合多模态感知、边缘计算、自主导航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艘智能化、高效率、全覆盖的智能清洁无人船。该船具备垃圾识别、自主打捞、水质监测、数据实时回传等多项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清洁效率低、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

据悉,本次比赛共吸引来自全国的366支队伍,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队伍参赛。团队在比赛中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船的迭代成果,从第一代船的水质监测到第二代船的自主导航,再到第三代船的双模态(轮机式+外扩式)设计,项目逐步实现了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到垃圾分拣的全流程智能化,目前已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多个全国性奖项,技术成熟度与创新性得到多方高度评价。“它不仅是一艘清洁船,更是一套智慧水域治理的创新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吴有龙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一支“死磕”技术的团队,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把“图纸”变为“现实”。李俊辉、刘峻诚、严宇航、温嘉莹等团队成员习惯了泡在实验室里,用3D打印反复打磨船体原型,为优化算法熬红了眼,为改进垃圾收集装置拆了装、装了拆……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再试试”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就在这样一次次的尝试中他们接连攻克了SLAM建图导航等技术难题。

从实验室到赛场,从省赛闯入国赛,这支团队的成长正是金陵科技学院“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理念的生动缩影。“我们鼓励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涂远说,“这次获奖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证明了我校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吴有龙)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