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制造!刷新推力记录!天龙三号火箭一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成功

 

交汇点讯 9月15日,由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该火箭由位于江苏的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制造。本次试车验证了一子级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并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纪录,标志着国内商业火箭已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的“竞速卡位赛”中填补我国运力空缺,加速国内卫星互联网的超大规模组网进程。

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有望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20吨的大型液体火箭,自2022年3月即启动型号研制,全箭长度72米,起飞重量约600吨,火箭一级配置9台“天火十二”发动机并联工作,近地轨道有效运力17-22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0-17吨,性能比肩国际主流的SpaceX 猎鹰9号火箭,可实现一箭36星互联网卫星组网发射,支持我国空间站大规模货物运输需求以及中高轨卫星发射需求。

 研制该级别大型液体火箭,需要攻克大推力发动机多机并联、大型箭体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复杂的测控与协同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标志着当前商业航天已进入技术深水区。

 此次天龙三号一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个海上热试车试验,全面覆盖从推进剂加注、多机分批点火、稳定工作到程序关机等箭地测发全过程,涵盖箭体结构、地面测控、工艺系统、安控系统等全链条协同的综合演练,并开创“海上作业”新范式,针对海上复杂环境,突破防风、防晃、防雷、防盐雾、防噪、环境保护及发动机火焰高温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动商业航天从“陆地依赖”向“陆海协同”升级。

本次全系统试车高度模拟火箭实际飞行状态,试车过程中,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动机起动时序准确、工作平稳、关机正常,全系统综合演练获取的各项参数满足火箭首飞的性能要求。这一结果也标志着天龙三号火箭已通过首飞前最大的一项技术考验,全面进入首飞任务的最后冲刺。

 作为国内运力最大的商业火箭,天龙三号集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动力系统上,天兵科技通过大规模应用3D打印技术,将“天火十二”发动机约90%的零组件进行一体化打印,大幅缩短了研制周期。在推进剂选择上,沿用天龙二号全球首次飞行验证的煤基航天煤油,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结合硫分离技术大幅改善发动机结焦问题,提升了火箭复用潜力。在关键子系统上,自主研制的三冗余计算机通过采用工业级元器件,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系统成本。

2024年,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投资40亿元,是中国商业航天唯一为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量身定做、从零开始建设的项目,也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产能最大的单体火箭总装厂房,可实现每年超30发天龙三号火箭的产能。根据后续计划,天龙三号拟于2025年底执行首飞任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文 王子杰/视频

责编:王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