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稻谷黄、果飘香 “良种良技”与“合作社+农户”模式绘就秋日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眼下,位于四川崇州的32万亩水稻进入收割季,多台收割机联合作业,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借助“良种良技”,今年,崇州市水稻亩产最高达到了700公斤,比去年提升了大约5%。

在位于四川崇州的天府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五台收割机正在联合作业。据了解,每一台收割机每天作业面积大约60亩,是传统人工作业的数十倍,每一台收割机在收割水稻的同时也会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这片稻田接下来将为小麦或油菜的种植做好准备。

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称:“我们在收割机上安装了北斗导航,收割机在田间行走的轨迹可以通过我们的手机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收割机有割得不干净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补割。在手机上能够查看到田间农作物长势的情况,现在是颜色变黄了,意味着可以开始收割了。”

在机械化率提升的同时,崇州市以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为纽带,联合30家科研院所完成798个水稻品种的试验示范,筛选推广多个优质水稻品种,通过“良种选育”巩固秋粮高产基础。

据统计,今年,崇州市水稻种植面积约32万亩,预计总产量接近18万吨,整个收割时间将持续到9月底。

山西:秋风送爽果飘香 玉露香梨迎丰收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这段时间,山西多地的玉露香梨迎来丰收季,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

在临汾市汾西县团柏乡,黄土高原上阶梯式的梨园错落有致,林间的果农们动作娴熟又轻柔,摘下成熟的玉露香梨后,立刻细心套上保护袋,装入包装箱。

梨园的丰收不仅源于果农的精心照料,更得益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统一科学管理、统一开拓市场。

凭借着优良品质和独特口感,团柏乡的玉露香梨受到全国各地客商的喜爱。在基地的收购现场,客商们正忙着仔细挑选、称重、核对数量,搬运工人也将封装好的梨箱搬上货车。

而在运城市平陆县,这里的三万余亩玉露香梨也迎来了大丰收,今年,当地大力推广试行“零农残免套袋”技术。

工作人员表示“生态膜”就是“零农残免套袋”技术的核心所在,与传统种植中依靠套袋防治病虫害的方式不同,这种生态膜通过喷施后能在叶片和果实表面形成一层隐形保护屏障,从源头守护梨果安全。

据了解,今年,平陆县的玉露香梨产量将达到6万余吨,带动农户增收超2亿多元。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