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在无锡启动。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开放是江苏发展的突出优势。本次“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以“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30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百余名记者将开展采访调研,深入了解江苏稳外资、稳外贸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
在江苏采访调研首日,央媒关注了啥?一起来看看——

在当天举行的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江苏省相关部门负责人拿出一份亮眼的“开放成绩单”,展示了这个经济大省、外贸大省的硬实力。不少央媒就此推出多篇报道。
科技日报客户端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世界500强有408家在这里投资,江苏锻造外资“强磁场”》一文中写道:
外资持续“加码”江苏,风景这边独好:斯堪尼亚成为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的首批受益者,欧洲重卡品牌首次以独资模式在江苏本土化生产,博世汽车部件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00亿元打造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
9月15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中,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介绍,江苏外资规模始终保持全国首位,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190.5亿美元,四年累计1037.4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16.2%;近4.3万家外资企业以近1%的户数占比,贡献了46.6%的进出口额、19.2%的综合税收和8.4%的城镇就业,世界500强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前7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3万亿元 再创新高》报道,稿件通过大量数字指出江苏省外贸外资保持强劲韧性,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比如,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江苏省实现外贸进出口3.3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规模再创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24.1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比如,今年前7个月,江苏中欧(亚)班列开行1423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占比提升至49.7%。目前,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一期先导区已正式启用,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物流中心之一。
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江苏制造业外资和高技术产业外资占全省比重均超1/3,全省共有1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清单,数量居全国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此外,江苏还多层次、立体式打造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主体保持“清零”,近两年连续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观摩活动中获评第一。
此外,不少央媒以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示江苏外贸成绩。比如,经济日报客户端推出视频《数说“外向”的江苏 →一组数据看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指出一个“外向”的江苏,正紧扣“一带一路”交汇点重大定位,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科技日报视频号发布《活力中国调研行|“苏大强”:外贸外资有多强?》,用一个个亮眼的数字直观展示江苏在改革开放中“勇争先”的作为与担当。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在本次“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江苏的主题采访活动中,不少央媒解剖麻雀,走进江苏多地产业园区与外资外贸企业深度采访调研。在央媒眼中,江苏开放的活力如何迸发?
新华社发布视频《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这片“试验田”如何打造外资集聚“引力场”?》,视频中这样说,总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完成进出口总额1740.4亿元,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以无锡市0.0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22.6%的进出口总额。这片“试验田”如何打造外资集聚“引力场”?
2012年4月获批设立,封关运行面积2.385平方公里。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聚力招大引强、创新监管、拓展保税功能,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8亿美元。新华社记者通过采访无锡高新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无锡给外资企业很好的便利度,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提供了跨国公司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新区较早地给企业提供所有的一站式政府服务,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受访的企业也表示,政策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的呼声响应度较好。
中国新闻社则发布微博【藏不住了,这块“弹丸之地”产出了全球20%的机械硬盘!】,该博文称,9月15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放眼全国,这里的面积并不大,但综合实力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开放担当”,这里产出了全球14%的存储芯片、全球20%的机械硬盘、全球20%的贴片式陶瓷电容、全球15%的光电转换元器件。

盛泽被誉为中国丝绸之都,因丝绸而生,凭纺织而兴。光明日报客户端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创新引领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中这样报道,记者首站采访的吴江高新区(盛泽镇)跨境电商产业园所在的纺织行业的蝶变发展,即是江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新模式的生动缩影。吴江高新区(盛泽镇)跨境电商产业园已集聚阿里巴巴国际站盛泽服务处等跨境电商平台、亚东货代等配套服务商及外贸企业86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37家,2025年上半年园内实现外贸进出口额近2.2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近7.9亿元。
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报道《活力中国调研行|在盛泽学外语,生意做到国外去》,讲述在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一群来自本地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培训班上,跟着老师学习商务英语,他们在盛泽学外语,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工人日报客户端以《活力中国调研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探访盛泽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栋楼里找齐全产业链》为题推出探访报道。记者在探访时发现,在产业园一栋22层的高楼里,乘坐电梯到9楼,出电梯左转,就是一站式服务中心;右转,就是苏州一家纺织科技公司,政府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受访的盛泽镇副镇长、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子平介绍,楼内80余家企业几乎覆盖纺织全产业链。“可能这一层是做面料的企业,接到需要原料加工的订单,直接上楼就能完成采购,‘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在这里成为现实。”
……
江苏是经济大省、改革高地、开放前沿。期待在这为期一周的采访调研中,各家媒体推出更多精彩报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陈祉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