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司马睿的五马渡,王徽之的邀笛步,在《世说新语》里打卡六朝南京

交汇点讯 成书于公元五世纪中叶的《世说新语》是江苏文化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也被收入了“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推出的《江苏文库》之中。

日前,《江苏文库·文献编》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程章灿做客南京市秦淮区图书馆和“悦的读书会”联合打造的“游见秦淮”活动,为读者带来一场“跟随《世说新语》打卡南京”的专题讲座,详解《世说新语》另一种打开方法。

程章灿教授

南朝刘宋元嘉十一年(444年),临川王刘义庆在建康(南京)编成了汇聚魏晋名士言行的《世说新语》。程章灿说,虽然《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刘义庆,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位刘宋宗室的背后还有一个团队,是刘义庆身边的文人和门客们共同参与了《世说新语》的编撰工作。对《世说新语》作出贡献的人物,不能忽视的还有南朝齐梁之际的文人刘孝标,他为《世说新语》作注,注解文字超过原文数倍,引用400多种史籍,补充大量史料,促进了《世说新语》的广泛流播。

《世说新语》是江苏文化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

从读大学开始,程章灿就反复阅读和研究《世说新语》,在他的眼中,《世说新语》有四个定位是阅读时必须注意的。

首先,《世说新语》是一部南京传世名著,编撰于南京,书中很多故事都发生于南京。可以说,南京是《世说新语》的“主场”。其次,《世说新语》是一部六朝名著。六朝从公元222年延续到589年,《世说新语》问世于六朝中段,记录了六朝前半段人物的言行,此外也包括一些曹魏时期的故事。再次,《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教科书”,这是鲁迅先生给此书下的定义。最后,《世说新语》是一部“段子集”,全书共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收录言行故事1130条,可比喻为魏晋六朝名士的“段子”,以小见大,简约隽永,很适合碎片化阅读。

《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时期“名士教科书”。图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

1500多年来,人们从哲学、史学、文学、书法、美术、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去研究《世说新语》,甚至还有人从这本书中学习辩论的话术和机锋。程章灿说,阅读《世说新语》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跟着《世说新语》去打卡南京这座六朝古都。

“《世说新语》提及很多六朝建康城的重要地点和知名景点。阅读的同时寻访这些历史现场,能带引我们走进《世说新语》的时空。”程章灿列举出石头城、五马渡、六朝博物馆(六朝建康城)、秦淮河(大航、邀笛步、瓦官寺)四个六朝南京城市“地标”,回溯《世说新语》中与这些地点有关的篇章。

南京清凉山,石头城遗址就坐落于此。视觉中国 供图

从东吴时期开始,石头城就是国都建业、建康城外重要的军事堡垒。近年来考古发掘证明,石头城遗址位于今天的南京城西清凉山一带,目前已建成“六朝石头城考古遗迹展示馆”。《世说新语》里“政事”“轻诋”等篇章记录了东晋丞相王导和名臣庾亮之间的几则言语交锋,比如《政事》第十四则:某个炎热的夏天,王导去石头城去看望庾亮,看他正忙于处理公务。王导说,天气太热了,不要这么认真办公,简单点也好。庾亮立马回应说,如果都像您这样留下公事不办理,天下人不会同意的。程章灿说,这言语来往之间,反映了这两位名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当然也告诉后人,石头城不但是军事要塞,也是六朝时期重要的官署所在地。

五马渡广场 视觉中国 供图

位于长江边的五马渡是西晋灭亡后,北方贵族渡过长江来到南京城的重要渡口。五个皇族的司马姓王爷在这里渡江上岸,其中的琅琊王司马睿(晋元帝)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延续晋朝国祚。当地有“五马渡江,一马化龙”的传说。“站在五马渡口,人们会想起两晋之间的‘衣冠南渡’。在《世说新语》中,有关‘渡江’‘过江’的故事很多,颇能反映东晋成立初期,共治天下的皇族和士族心态的变化。”程章灿说。

晋元帝司马睿

《世说新语·言语》中写到,晋元帝刚过江时,觉得自己寄居在别人的国土(南京是西晋灭亡的东吴故都),心中忧虑惭愧。江东士族代表顾荣安慰他说,王者以天下为家,江左也是您管辖的地方,请您不要介意“迁都”(指晋朝的国都迁到南方)这个事情。

那些官宦贵族们对于“南渡”这个事情怎么看呢?也是在“言语”篇,一则“新亭对泣”的故事颇为生动——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周顗的颓废喟叹和王导的刚毅奋发恰成鲜明对比,生动反映了东晋士人对国家危亡的不同态度。这里面提到的“新亭”,大概就位于今天的南京雨花台区。

夫子庙淮清桥附近有过“邀笛步”“桃叶渡”等六朝胜迹。视觉中国 供图

秦淮河以及河两岸的大航、瓦官寺、金粟庵、邀笛步等胜迹也是《世说新语》中很多著名故事的“舞台”。很多人难忘《世说新语·任诞》中“停艇听笛”的著名掌故——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王子猷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桓子野即当时的名士、将领、音乐家桓伊。二人并不认识,但王子猷听说过桓伊善吹笛的名气,就贸然邀请桓伊吹笛。身为贵族的桓伊景丝毫不觉得对方“唐突”,欣然演奏三曲(相传吹奏的是《梅花三弄》)。曲终,二人各自离去,始终未交谈一句。

王徽之体现着六朝名士洒脱不羁的性格,关于他还有一个“雪夜访戴”的故事,也收录在《世说新语》中。图为‌明代画家戴进的《雪夜访戴图》。

六朝名士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境界,在这短短100多字中跃然纸上,鲜活生动。程章灿说,这个经典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淮河边,那个地方本来是一个渡口,后来就改名为“邀笛步(埠)”,大概位置就在今天的淮清桥附近。

“总之,《世说新语》凝聚着六朝南京的‘城市记忆’。重读这部经典,在书页中触摸六朝风骨,在今天的都市里打卡历史坐标,我们能感受到1500多年前的历史文脉延续至今,依然悠远深厚。”讲座的最后,程章灿这样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责编:吴雨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